致力為本港培育社會所需人才超過32年的香港公開大學(公大),今日(9月1日)正式易名為香港都會大學(都大)。
許多市民或許留意到,今次已是我校第二次更改名稱了,由最初成立的公開進修學院開始,繼而升格成為香港公開大學,以至改名為今天的香港都會大學。很多人會奇怪,為何公大會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箇中因由就為大家解說一下。
迎合教育發展需求而立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於1989年由香港政府創立,以自資形式為有意進修的人士提供高等教育機會。由於學院採用開放式教育,不設入學要求、學習模式和時間富彈性及課程質素嚴謹,因此深受在職人士歡迎,也成功推動終身學習的風氣,提升了香港人力資源的質素。由於辦學成果獲本地和國際認同,學院於1997年正式升格大學,並改名為香港公開大學。
21世紀初,政府鼓勵自資教育發展以提升高中畢業生入讀大學的比率。為響應政府政策,公大於2003年開始,開辦了為高中畢業生而設的全日制面授學位課程,同時兼顧年輕學子和在職成年人兩者不同的進修需要。有別於開放式的遙距兼讀學習,全日制課程設有入學要求,這與其他大學一樣,但公大的課程更強調專業和實用性。
最初數年,公大全日制課程的收生並不理想。轉捩點是在2007年公大加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後,迅速吸引了不少學校關注和中學畢業生報讀,自此,全日制課程學生人數逐步攀升。相反,由於入讀大學的機會增多,遙距兼讀課程的生源持續減少。
原校名帶來的四大誤會
現時,公大約有10000名全日制及9000名面授/遙距兼讀制學生,其中遙距課程佔大學整體運作只有約16%。公大已從最初的遙距兼讀學府,發展成為一所多元化、提供全日制及兼讀制多樣學習模式的綜合性大學。通過師資的提升、學術範圍的拓展、校園的擴建,大學現更具規模和實力,貫徹着它的教育使命,為有志進修的人士提供高等教育的機會。
如果公大沒有開辦全日制課程而繼續以遙距教育為主,公開大學的名字委實非常貼切。但隨着公大已因應社會發展需求而蛻變為一所綜合型大學,沿用「公開」的校名便會帶來很多名實不符的誤會和問題:
- 在學術界,「公開」一詞基本上是指開放式的教育。若不改名,公大會繼續被歸納為開放招生、提供兼讀遙距教育的大學類別,令入讀全日制課程的同學被誤解。
- 外界會因名字而忽視了多年來大學上下在全日制課程和研究等方面的努力,以為公大仍只提供開放式遙距教育。
- 舊校名會令僱主對公大全日制畢業生產生誤解,以為他們所修畢的課程是兼讀和不設入學要求。
- 隨着大學提升學術研究實力,原校名也影響到教職員與外地院校有關的合作。
多年來,公大不斷收到更名的建議,經過周詳的考慮,兩年前決定就大學重新命名作深入探討,並向各持份者(包括學生、校友、教職員和社會人士等)進行了連串的諮詢活動和問卷調查來收集意見。結果顯示,大多數被訪者都支持大學重新命名的建議,希望改名後更能正確反映大學的教育使命、特質及未來發展重點。
新名有助大學拓展
2020年7月,公大成立了大學名稱評選委員會,並開展了網上徵求校名的活動,其後從收到的千多個名稱建議中,按既定的嚴謹準則,挑選了「香港都會大學」的名稱予校董會考慮。
校董會認為,新名稱能夠反映大學具備現代化及前瞻性的教學和研究,並能回應香港以及鄰近地區的發展需求;名稱同時包含大都會多元化的概念,切合大學的現況及發展策略目標。此外,名稱並沒有為大學的學術發展方向設限,有助大學未來發展新的領域,以滿足社會不斷變化的學習需要和人才需求。因此,校董會於2020年12月通過新校名建議,而立法會亦於本年7月14日正式批准公大在9月1日起改用新校名。
雖然大學已重新命名,但教育初心並沒有改變。作為本港唯一提供遙距課程的自資大學,我們會堅守優質教育的理念,繼續實踐「有教無類」的使命,為香港人提供開放、靈活的教育機會。爲優化遙距教育的工作,我們將於9月開始設立新的公開進修學院(School of Open Learning),集中資源來統籌和支援所有遙距課程,為修讀的同學提供更適切的服務。
展望未來,都大的前景充滿朝氣及希望,承繼着公大崇高的辦學使命、優質教育的理念、健全穩固的根基和與時並進的精神,在各界人士及政府的鼎力支持下,香港都會大學師生會以堅毅的決心和追求卓越的信念,推動大學昂首向前邁進,繼續為香港社會的人才培訓和福祉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