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前院長卜約翰教授(Prof. John P. BURNS)在2017年6月12日訪問當時的候任特首、香港大學校友林鄭月娥,內容圍繞她在港大的成長經歷、對社會科學教育的看法及剖析鍾情於社會學的原因等。原文為英文,本社獲港大社科院授權翻譯,以饗讀者。
卜:卜約翰
林:林鄭月娥
卜:首先,容我親自再次衷心祝賀你當選成為特首,這是件了不起的事。我們對於其中一位校友擔任這角色感到欣喜。非常感謝你的努力和所做過令人驚嘆的工作。我們抱有很大的希望,十分期待。
林:挑戰仍然存在。選舉後,我被形容為歷史上第一位女特首,我並沒有這樣的意識,直至另一位港大校友指出你還有另一個「第一」,你是首位成為特首的本地大學畢業生。
卜:這真是令人驚嘆。我這裏預備了一些問題問你,第一條問題是回顧你在港大的日子,我猜大概是70年代末,對吧?
林:是的。
港大對日後事業的幫助
卜:你認為大學或者學院,特別是學院,對你日後的事業準備有多大的幫助?
林:在高級程度會考後,我是在1977年進入大學,在社會科學學院就讀。第一年,我們可以修讀四個科目:社會工作、社會學、心理學和統計學。
卜:所以你並沒有修讀經濟學?
林:沒有。我當時對商業範疇、經濟學等都不感興趣。起初我想做一名專業的社工,我在特首競選活動期間談論過為什麼我曾經有志於成為一名社工,是一年級受到戲劇等的啟發。
卜:你指劇院的戲劇?
林:電視連續劇。我也參加過社會科學學會(Social Sciences Society,SSS),籌備過展覽、參加過不同的學生活動等等。但真正改變了我的計劃,令我不攻讀社會工作學位的,其實是因為社會學,讓我對於社會議題有更深的認識。當然,包括一些馬克思主義、馬克斯.韋伯和其他相類的東西。所以我決定不把社會工作當成我的主修科。當時我們需要在第二年選擇主修和副修,我選擇了社會學,也有些心理學,我們不可以只修一個專業,所以我做了12份社會學論文和4份心理學論文。
坦白說,塑造我性格和觀點的因素在我小學和中學時已經出現了。我非常感激母校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St Francis’ Canossian College)和所有修女,因為她們啟發我嘗試服務人們,而非着重自身利益的念頭。
大學教育給我在公共服務生涯三方面的幫助:第一是能夠基於理論和證據作出更多客觀分析,但仍需要一些理論基礎。現在當我談論到管治和公共財政時,經常會從意識形態和信念等出發。我仍然相信需要這類基礎,這就是我認為能從大學社會科學訓練中學到的東西。第二是實用和獨立的思考。
卜:你那時學到了嗎?
林:是的,毫無疑問。那時沒有很多學生主修社會學,所以我們與講師和導師組成小組,爭論「這是正確的政策嗎?」之類的討論,培養獨立和批判性思考。
第三方面是在參與學生活動。我是個頗活躍的人,第一年參加了社會科學學會,當時我們的內閣和另一個內閣參選。我在學會擔任時事秘書,讓我有機會留意社會議題並嘗試組織活動,在過程中我漸漸和來自工會的劉千石成為朋友(我們現在仍然是非常好的朋友),還有杜葉錫恩(Elsie Tu)。在第二和第三年,我繼續做學生會的工作。所以就這三個方面而言,很感激大學教育。
卜:社會科學是你的第一志願嗎?
林:是的,我沒有想過其他學科,即使法律也沒有考慮過。我頗擅於表達,中英文也不錯,所以有人說我應該去法律學院。
校園內外的行動主義
卜:你在校園外也是活躍分子嗎,好像是參與學生事務?
林:我想在那時,是的,對比最近的情況,則不是。因為如何定義是否學生活躍分子的門檻有頗大的轉變。在那些日子,我認為自己是頗活躍的。學生生活一般是上學、玩音樂、做運動或做一些私人補習,因為我們需要賺取一些生活費。那時候,我為三個學生補習以賺取一些金錢,我來自一個非常草根的家庭。
當時我是活躍分子,參加學生會,做社會科學會幹事,籌辦過兩次展覽,一個有關賭博對社會的影響。我第一次到馬場是在我開始這展覽工作的時候,我們分析賭博對家庭、個人和年輕人的社會影響。
卜:這可以是非常嚴重的。
林:是的。我們在陸佑堂舉辦展覽,我仍然有當時的照片。有些學生活躍分子的英文不是太好,有一名英籍記者來到展覽時,他們會這樣說:「Carrie你去……」。所以我有這張非常有趣的被採訪照片。第二年,香港大學有一個名為香港周的活動,由學生會定期舉辦。香港周包括研討會、實地考察和展覽,我也有做過那個展覽,由當時的校長黃麗松主禮啟動儀式。
卜:就當時社會議題而言,你的熱誠是什麼呢?
林:非常強的正義感,我想幫助建立一個更公正的社會。我參與過不同的運動,例如幫助改善艇戶在油麻地避風塘的差劣居住情況、支持杜葉錫恩做幫助小販的工作。
卜:改善小販的生活?
林:是的,這全是因為不公義,杜葉錫恩的指導讓我們明白,這些草根階層只在努力謀生,為什麼要對他們這樣苛刻呢?所謂執法或類近的說法,讓人覺得社會不公義。
1979年清華大學之旅
卜:回顧大學生活中,有沒有什麼特別難以忘懷──一些非常突出的,可能是極之好的,同時對你是挑戰的活動?
林:最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歷,當然是清華大學之旅,那是在三年級剛開始時的12月。
卜:那是在1979年?
林:1979年,剛好在鄧小平1978年開放中國之後。那個旅程由香港大學學生會籌辦,作為與清華大學交流的活動。我們是第一個來自本地大學的代表團。我們在清華大學度過兩周,期間與清華大學的學生會互動。那時候清華大學主要是一所工程大學,所以對於我這個就讀社會科學院的學生,參加這個代表團並且成為副團長,是有一些改變。團長文海亮是一名工程系學生,他現在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水利工程師,擔任博威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北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我是副團長,所以我被派作先驅,與一位工程系學生到北京負責前期工作,做些準備,使我能夠傳遞並告訴其他代表團成員有什麼期望。
卜:你對於你所見的有沒有感到驚訝?
林:沒有,因為我一直有閱讀有關中國近況的書籍。那不是我第一次到中國大陸,之前的兩個暑假,我已經和一班同學到中國的不同部分觀光,如桂林、重慶等。而且有另一個讓同學了解國內事務的國事學會,也到過廣東省的不同地方。
卜:你是那個學會的成員嗎?
林:是的。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