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Claude Monet, The Frog Pond, 1869.
1870年,法國度過了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藝術家在戰後紛紛離開頹垣敗瓦的巴黎,但 Monet、Degas、Pissarro、Renoir 等藝術先鋒依然定期回到巴黎聚會,商討未來的藝術方向。戰後的沙龍藝術展依舊令人失望。1873年,這班藝術家把心一橫,一起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名為 Anonymous Society of Artist – Painters, Sculptors, Engravers, etc.,包括六位核心畫家成員:Monet、Pissarro、Degas、Renoir、Sisley 和 Morisot。他們決意搞一個獨立於沙龍和學院派的畫展,名為 First Exhibition of Society of Painters, Sculptors and Engravers。Monet 挑選了五幅作品展出,其中一幅畫的是他的故鄉──Le Havre。
正當 Renoir 的弟弟在寫 catalogue 時,他為這幅作品提議了一個單調乏味的標題:A view of a village。Monet 甚感不滿,把它改為 Impression, Sunrise。
First Exhibition 很自然地引起社會不少迴響。在芸芸作品中,Monet 的 Impression, Sunrise 惹起尖刻的批評。藝評人 Louis Leroy 在報章 Le Charivari 發表了針對 Monet 的文章,題為 “Exhibition of the Impressionists”:
“Impression I was certain of it. I was just telling myself that, since I was impressed, there had to be some impression in it — and what freedom, what ease of workmanship! A preliminary drawing for a wallpaper pattern is more finished than this seascape.”
面對公開的嬉笑怒駡,畫家們只有一個應對方法:化侮辱為驕傲──自此以「印象派」自居。從此,再沒有人記得他們是Anonymous Society,也沒有人記得畫展原來的名字是First Exhibition of Society of Painters, Sculptors and Engravers。自那一刻開始,世間上有了一個新名字:Impressionists。
除了中產階級的生活,風景畫(landscape)是印象派極為重要的題材。印象派以前的風景,都是用以盛載歷史、神話、宗教主題及文學意涵的背景。風景本身,並無價值,最多只是用來點綴中產階級的家居。直至到了巴比松學院(Barbizon School)及印象派,風景畫終於有了獨立於一切目的的價值,風景的光影變化成為了畫作的重點。到了印象派,風景畫提升為呈現畫家精神脈絡的絕美景致。這當中的轉變,Monet 功不可沒。雖然其他印象派畫家也有描繪風景,但留下的數量與價值,遠遠不及Monet。
Monet的人生與其它印象派畫家不同的地方有三點:
一、在一眾畫家中,他是壽命最長的一位,享年86歲。Monet 十多歲開始畫畫,25歲第一次提交作品到沙龍。他的藝術壽命超過60年。在藝術世界60年的遊刃,足以令他不斷鑽研和改變自己的風格,留下的作品美不勝收。
二、要了解其他畫家的作品,我們並不需要深入了解畫家的人生,例如 Degas 的女帽店、Caillebotte 的同性戀作品。他們的作品,本來就懂得說話。但Monet不同,若想理解他的作品,我們必須瞭解他的遭遇。Monet 筆下的景致,與他的經歷和內心世界緊緊相扣。他的畫作猶如遊記,把畢生的足跡記錄下來。
三、Monet 極為重視家庭生活與私人空間。近40歲時,Monet 為了維護家人與私生活的聲譽,漸漸遠離巴黎,甚至避開參展印象派畫展。孤僻的性格令 Monet 漸漸抽離巴黎的藝術圈子,卻因此得以專注塑造專屬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大自然世界。
有了這個概念,讓我們一起進入Monet的世界。
一、Plein air study
Monet畫風的第一個特點,是plein air study,意即in the open air──室外作畫,就如我們今天的寫生。寫生在當時社會絕不是高等藝術,傳統以來,所有大師級的作品都在藝術家的 studio 完成。到了 Monet 作畫的年代,藝術家的習慣產生了變化:藝術界出現了牙膏狀的、現成的顏料,藝術家不用再自行調製顏料,造就了畫家室外作畫的便利。然而 plein air study 是 Monet 獨創嗎?這我們得由 Monet 的童年說起。
Monet 在法國西北部的 Le Havre 海港(Le Havre意即the port,the harbour)長大,在學時期已開始動筆畫漫畫賺取外快,仿效報紙上諷刺時弊的漫畫家。
一位不論在當代或是後世都名不見經傳的風景畫家──Boudin,看得出Monet的潛質,鼓勵 Monet 認真作畫,更教導影響 Monet 一生的 plein air painting,在室外觀察天氣的晦明變化。當時還未到20歲的 Monet 雖然不甚敬重貧困的 Boudin,卻對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幾經辛苦終於說服父親,隻身前往巴黎隨 Gleyre 作畫,立下宏志成為專職畫家。
Gleyre 是傳統學院派藝術家,卻對畫室的學徒採取自由開放的態度。更重要的是,Monet在這個畫室認識了畢生摯友 Renoir、Bazille、Sisley 等年輕畫家,在畫室裡互相觀摩與學習,更不時在街頭的 cafe 流連,漸漸組成一個 Avant-garde 的圈子。這班年輕人不會知道,當時寂寂無名的他們,在十年後竟然一同成為印象派的中流砥柱。
當時的年輕畫家目標只有一個:沙龍。1863年,Manet(馬奈)的作品〈草原上的午餐〉被拒絕,卻在「被拒絕參展的沙龍」展出,震驚社會。Monet 當時23歲,一直密切留意沙龍的動向。1865年,馬奈提交 Olympia,由於〈草原上的午餐〉兩年前引起極大迴響,馬奈或多或少獲得社會與藝術界的尊重,Olympia 入圍沙龍;而當時25歲的 Monet 初出茅廬,牛刀小試向沙龍提交了兩幅迎合當時社會品味的風景畫(當時藝術界缺乏以海港為主題的作品),也獲入選。由於大會以字母順序排列畫家的作品,Monet 和 Manet 串法相似,兩人的作品於是在沙龍掛在一起──一位大師級擺脫社會一切規範的膽色之作,和一位姓氏相約的初生之犢的清新之作並排在一起,當時的社會感到眼前一亮、又驚又喜,更重要的是,Manet 與 Monet 就是這樣相遇了。
受到Manet巨型畫作的影響,加上當時一眾 Avant-garde 都在嘗試modern life的題材,正在摸索階段的 Monet 在擺脫規範、迎合社會的同時,希望能證明給世人:他既是 landscape painter,也可以是 figure painter。這時候 Monet 的畫風尚未定型,卻繪出了一幅幅膾炙人口的巨型經典之作:
Monet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通點──以女朋友 Camille 為模特兒。畫中的她都是穿著時尚的服飾,表達 Monet 擺脫傳統枷鎖、描繪 modern life 的決心(註:當時的傳統高尚藝術皆以歷史、社會大事、神話為題材,只有藝術先鋒膽敢用當代歌舞昇平下的生活百態為畫作主題)。
雖然 Camille 在畫中彷彿過著悠閒寫意的生活,在現實中,Monet 卻正與 Camille 經歷經濟匱乏、胼手胝足的艱難歲月:Monet尚在累積買家、建立知名度、畫作尚未有明確方向,兩人身無分文,卻還要迎接一個小生命的來臨──Camille未婚懷孕了。Monet 不敢告知父親有關 Camille 懷孕的事,兩小口只得在不斷借貸的壓力下度過。縱然如此,Monet 卻發現自己遠比想像中深愛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往後會與 Camille 出現在 Monet 的景致中。
雖然 Camille 在 Monet 的畫中一直是主角,在海邊長大的 Monet 很快就發現,他最大的興趣,是描繪大自然。這種變化,在 Monet 29歲時的作品表露無遺。1869年,Renoir 與 Monet 以同一題材,一起作畫:
Renoir 以描繪中產階級的 leisure life 知名,他的作品細膩地描繪了人們在 Frog Pond 悠閒的生活,畫中人的服飾、動態都是 Renoir 筆下的重點。然而,Monet 最大的興趣,是水。這幅作品顯示,Monet 這時已開始找到他的興趣與定位──刻畫大自然的變幻無常。他這幅作品所描繪的水,已經不同於從前對水的刻劃。從前,他眼中的水,是靜的,與天空、建築物平分秋色:
現在,在他的筆下的水,是動的;所有景物的倒影,在斑駁陸離的油彩下,也是動的。其他遊客、小船,只是水的配角。
不知不覺,Monet 踏進了一個新的階段。他的畫,已然不再一樣。
原刊於藝趣談 Art Uncovered,獲作者授權刊登。
參考書籍
Chu, Petra ten-Doesschate,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an Art.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2006.
Gedo, Mary Mathews, Monet and His Muse : Camille Monet in the Artist’s Lif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 2010.
Rachman, Carla, Monet. London: Phaidon, 1997.
Russell, Vivian, Monet’s Landscapes. Boston: Bulfinch Press, 2000.
Taylor, John Russell, Claude Monet: Impressions of France.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2006.
(圖片:作者提供;Wikip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