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炙手可熱,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一直是大家熟悉的比特幣(Bitcoin),日本政府今年4月更通過一項法律,承認比特幣是法定支付方式之一並且納入規範,因此接受比特幣的日本商店大增。當然,經濟時勢及大環境也促成比特幣的崛起,例如中國的外滙管制過去兩年越趨嚴厲,據說不少國內人通過比特幣作跨境外滙交易,另外中國遊客到其他各國的購物需求,促使亞洲各國比特幣需求大增,再加上近期WannaCry勒索病毒,特別要求以比特幣作為支付的贖金,使到更多人留意比特幣,因而比特幣在過去一年大幅上漲。而隨着其他加密貨幣的興起,比特幣的佔有率已經稍為降低,近兩年成長最快的加密貨幣則是以乙太幣(Ethereum)與DASH為主,其中以乙太幣過去一年升了很多倍,引來大家對行業泡沫的擔心。究竟這行業是能持久的徹底金融創新,或是Fad呢?
用作募資 恐釀泡沫
許多加密貨幣的分析認為,它有機會改變實體貨幣如美元的影響力,以比特幣為例,因為它有實質用途與實用價值,亦即可作為支援進行國際支付的商品交易與服務,加上不需經由各國央行控制貨幣的管道,且容易交易與轉移,跨國交易更沒有轉帳與手續費等問題,又能避免透過央行交易所造成的安全與隱私問題,加上加密貨幣所採用的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限量與可永久保存的特性,讓多數人將其視為虛擬世界的黃金,就如實體經濟的黃金一樣有保值能力。
反面看,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所有加密貨幣,幾乎都是遊離在主流金融交易市場之外。事實上,現今人們使用比特幣主要並不是追求它的效率,反而是其匿名和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功能,所以比特幣容易淪為洗黑錢工具。
而今年的最新發展引起了我的思考。原來除了當作傳統消費性的交易媒介,現代的加密貨幣應用更加入了企業募資的功能,讓加密貨幣替代傳統股票債券成為公司募資的新方法,每間公司可以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投資者可以各自買賣。根據Axios報告顯示,自2017年以來,美國共有65家新創公司使用加密貨幣募集了5.22億美元,這些新創公司繞過傳統金融機構和創投資金,直接使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來融資,這類以加密貨幣應用於融資的金融創新的出現,然而因其不受監管,已有專家開始認為恐怕將成為下一波金融泡沫,當中的投資者蒙受着巨大損失的危機。
自由發行 保值成疑
這新應用正正點出加密貨幣的另一個特點:在任何一個加密貨幣中,貨幣的增長率會不斷下降,所以Supply(供應)不能無限量增大。但是,不同的加密貨幣的種類及數量卻可以無限,甚至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貨幣!於是,在這結構下,深層次的問題變成是:長遠來看,這個貨幣系統能夠保值的基礎就有大疑問了。
未來幾年,加密貨幣必然對各國政府的法定貨幣構成一定威脅,歐洲央行具體報告指出,比特幣有可能威脅中央銀行建立的金融體系,應當提早提出規劃與防範。在貨幣戰爭的年代,歐美政府帶頭印鈔票救經濟,各國爭相把貨幣貶值,各國央行利率趨近於零,通貨膨脹隨時發生,在大家對法定貨幣與各國政府金融政策失去信心下,剛好為加密貨幣提供了一個抬頭的機會,能否翻天覆地改變世界,現在還是言之尚早。
原刊於iMone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