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兩位特區官員的公開發言,令不少港人震驚。他們分別是700萬市民之上的特首林鄭月娥,以及職級低很多但擁有依法拘捕權力的高級警司陳天柱。這兩宗性質不同的事件都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先談林鄭特首之言。
特首應以科學而非政治回應對普測的質疑
政府推行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目的是找出隱性新冠病毒患者,盡早切斷傳播鏈。這項規模龐大、耗資逾10億元的抗疫措施能夠成事,主要是得到中央派出檢測人員來港協助。所以林鄭特首每次提及這計劃時,都一定感謝中央。她對批評此舉的聲音不以為然,可以理解。但面對一些專家、醫生以科學理據質疑檢測計劃的成效時,林鄭特首竟然指責「所謂專家、醫生和一般人」這樣做的目的是「抹黑中央、破壞香港與中央關係」。雖然她沒有指名道姓,但由特首扣上「抹黑中央」的帽子,在今天國安法籠罩全城的強大震懾力下,難免令對檢測計劃有意見的真專家、學者,以至根本無心無力反中央的市民,即使不是不寒而慄,也會感到不安。
真專家、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曾質疑全民檢測的成效。他以早前政府在慈雲山的檢測計劃為例,當區檢測4萬個樣本,但陽性結果數字非常少。他認為政府倒不如利用增加的檢測數量,為入住公立醫院的全部病人做病毒檢測,並為老人院舍員工及醫管局前線員工進行循環檢測,有關成效較為低風險、無病徵的市民大眾做檢測為佳。他也提到,內地城市並非以全民檢測,而是以「早診斷,早隔離」方式,讓疫情在短時間內控制下來。
至於是政府認可、相信不是林鄭口中的「所謂專家」許樹昌曾表示,全民檢測須有居家令配合(例如市民一星期內不能外出),才能像內地城市般發揮充分作用,但香港卻不能做到。雖然他鼓勵市民參與檢測計劃,但他認為何栢良等專家、醫生質疑檢測成效只是指出不足之處,不存在「抹黑」。國際知名的專家袁國勇沒有質疑全民檢測,但提醒政府邊境控制必須做到滴水不漏,豁免檢疫人士必須減至最少,而他們入境後須接受病毒檢測。
作為一般市民,我感謝真專家、醫生的科學意見,並從中知道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衍生的假陰性和假陽性的問題。他們對防疫措施的意見,包括指出政府不足之處,在巿民心中,有很高的公信力。
希望政府將來以科學而非政治回應專家、醫生和一般人對普測計劃,以至其他防疫措施的意見。
警方7‧21版本不會成為歷史公論
香港製作的警匪片享譽全球。劇情描述警黑難分的《無間道》更獲荷李活以重金買下版權重拍,依然取得極高的票房。想不到上星期香港警隊的真人演出,高潮迭起,然後峰迴路轉,由久未露面的警務處長鄧炳強壓軸出場,嘎然煞停。我無意評論整個鋪排的戲劇性,只想集中討論箇中的主題,就是絕大多數港人記憶猶新,亦有少數人不想提起或試圖改變的7‧21元朗白衣人恐怖襲擊,導致不少無辜市民受傷及產生對警方處理手法充滿疑慮的案件。
時隔13個月,警方突然以涉嫌暴動罪拘捕在7‧21現場被白衣人打至頭破血流的報案人、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當市民對警方此舉尚未平伏震驚時,負責此案的高級警司陳天柱昂首出場。這位主角不僅解釋林卓廷被捕原因,而是有備而來(例如播放不問自取的傳媒影片,包括剪裁和放大相片),向在場記者解釋整個7‧21事件的「真相」。陳警司的「真相」包括警隊只花18分鐘到達現場,不是之前他的上級、新界北總區副指揮官曾正科說的39分鐘。更令市民難以置信的是,他稱這宗襲擊案不是由白衣人發動,而是黑衣人與白衣人兩幫人打鬥,「勢均力敵,旗鼓相當」,不存在「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
陳警司恍如身在現場、繪影繪聲地描述事件(事實是警員在襲擊完結後才到達現場),期間更屢次以質問和反問回應記者的提問。看完他的表演後,我連忙上網找出今年5月監警會發表的專題審視報告,仔細重讀一遍。這份監警會按警方提供的資料撰寫,被特首林鄭月娥高度評價為「真相」的報告,其中一個章節講及7‧21事件。即使是完全接受警方供詞,監警會的結論起碼包括警方在事前沒有對明顯已構成公共安全威脅(甚至收到許多市民報案)的近200名手持藤條和旗杆集結的白衣人採取任何行動。此外,雖然監警會沒有使用「無差別襲擊」這詞,但報告提到「白衣人衝入港鐵車廂,用棍棒、雨傘和木棍襲擊黑衣人以及正在車廂內的立法會議員,車上其他乘客亦遭到襲擊。」
在全城對警方的7‧21版本感到譁然後,警務處長鄧炳強終於出來否定陳警司的「評論」。他也重提警方接受30多分鐘的延誤是不理想的。幸好鄧處長一錘定音,否則監警會可能要再重新寫一份7‧21真相再現的報告。
鄧處長說歷史自有公論,這話沒錯。不過,除非政府和警方願意就7‧21以至整個反修例事件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否則無論隔幾多年或警方做幾多動作,7‧21的歷史真相,不會是警方的版本。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