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休學一年的心路歷程──趙永佳、何美儀反思:教育是否該有更多選擇?

讓小兒子休學一年的意見一出,身邊的主流教師朋友、親戚認為何美儀「黐咗線」,勸他不要害了兒子,更不要以身試法;但也有人認為休學沒有所謂,甚至提供不同另類學習的課程架構。

大學教授趙永佳及太太英語老師何美儀,均是在傳統模式下的成功者,從沒想過所謂「另類學習」。但他們的三兒子,卻在升中前休學一年?這個舉動,應該是全香港首創,點子從何而來?當中有什麼驅動力?且聽兩位或許是旁人眼中的「怪獸家長」娓娓道來。

何美儀先從2014年說起,當年他們與其他爸媽朋友組織教育大同(EDiversity ),開始思考一連串問題,包括「何謂教育」、「在孩子成長歷程中,老師及家庭的角色」,同年舉辦「教育有選擇」論壇(We Need Choices),邀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教育持份者分享不同的教學方法,他們來自芬蘭、美國、台灣、中國大陸,本地的自然學校等等,不一而足。

何美儀坦言:「以搞手來說,可說是『大開竅』,令我明白教育其實有不同可能性,只是香港選擇很少,局限於既傳統又多規範的思考模式。讓我感到不用『框』得那麼緊。」這次論壇,為日後三兒子的休學之路埋下伏筆,只是他們當時尚未知曉。

何美儀2014年起發起家長慈善組織「教育大同」積極推廣多元教育、尊重孩子的不同。
何美儀2014年起發起家長慈善組織「教育大同」積極推廣多元教育、尊重孩子的不同。

小兒子為何走上休學之路?

趙、何有三個孩子,休學年的主角是第三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小學階段均是在主流學校,中學轉去國際學校,算是另類了一點,但是休學年這個舉措,卻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的。

轉捩點發生在三兒子準備考中學那一年。何美儀說:「他一直成績平平,英文強,中文弱,因此希望就讀英文中學,但以他當時的成績沒有可能,三個兒子都讀國際學校的負擔又絕對不輕,最後選擇報讀直資學校。」升中要面試,正是見真章之際,該校面試有兩個部分,首先是單獨面試,之後是群組面試,場面是這樣的:3名老師擔任面試官、8名學生面試、背後坐着16名家長,氣氛之嚴肅、兒童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何美儀說:「是不幸也是幸運,令我們明白現在的中學要求,已經超越了我們年代的預期。」

面試前,趙氏伉儷都希望小兒子表現自然一點,教他不理解問題就請老師重複。當天面試問題,何美儀至今仍然記得:「成龍、李嘉誠、黃金寶這有三位知名人士當中,哪一位最適合擔任香港的旅遊大使,為什麼?」老師問有沒有誰不知道誰是成龍,他的兒子十分誠實,舉手說不知道;然後老師又問誰知不知道誰是黃金寶,兒子又再次舉手;最後老師說,應該沒有人不知道誰是李嘉誠,之後就開始討論。在整個討論過程中,小兒子都沒有出聲,與好幾位同學的積極參與,對比甚大。「實在令我嘆為觀止,我以前也是教書的,正正是中學公開考試所用的套語,例如『我有三點要表達』,『我同意你的說法,但有一點要補充』。明顯地是有備而戰,無論是學校抑或是家長在出面操練,而該校非一線直資,故學生應該是來熱身的。」當天的「戰況」,何美儀依然歷歷在目。

趙永佳補充,其實小兒子從小一開始,已經有公開說話恐懼症。在小學三、四年級,也有參加公開的活動,過程中雖然逐漸進步,但大致上都是逃避和畏縮,而面試當天簡直達到他的極限。面試後小兒子雖然盡力控制情緒,但一踏出校門,母親何美儀拍膊頭慰問時才「爆喊」,淚水中包含擔憂、緊張、傷心,也怕令父母覺得沒有面子。「在整個面試中,既看得出當中的落差,也了解兒子的需要,原來中學對孩子的要求很高。」何美儀說。

趙永佳是大學教授,對在主流中脫穎而出中學生素質了然於胸。
趙永佳是大學教授,對在主流中脫穎而出中學生素質了然於胸。

趙永佳桃李滿門,門下不少中學老師,清楚中學的情況,他認為學校不等人,絕大部分學校都沒有空間因材施教。「一方面是老師和學校的時間問題,課時少、課程緊迫,如何等你?」見到兒子爆喊,何美儀第一個念頭就是不再考,「為何要他經歷這樣的挫敗?」趙永佳接着道:「我們的看法是:只是小學升中一,是否需要咁叻?小朋友成長畢竟是大半世人的事,現在做到多少是否真的重要?當然我知現在這世界不等人,我小時候也是『一嚿飯』,直到某年某月才突然開竅,以前可能是出來做嘢先『開竅』, 出來社會才繼續學習。」他續道:「再看長遠一點,我讀社會學當然有不同的看法,對制度多少有批判。但能夠進入主流就進入主流,畢竟另類的東西是很艱難的。」

何美儀說:「我比較擔心這個孩子。他讀屋村學校,校方往往認為家庭支援不足、大部分的父母不懂得教自己的子女,要交給老師推動,導致老師太有責任感,希望透過孩子的教育幫家庭脫貧。小兒子四年級的時候功課十分繁重,有一天好奇:為什麼做功課做那麼久,晚晚都做到十點?是否心散,或者發夢?經過仔細觀察,發覺他全程集中精神,但是功課量真的太多,當中又以抄寫性質為主。「我不認為他學習到什麼,只是想盡快完成抄寫任務。去到最後甚至所有東西都帶回學校,避免遺漏。原因是他擔任班長一職,普通同學要罰抄一課,班長懲罰是雙倍。他表示不想做班長,因要告發同學。」

情況持續惡劣,小兒子的恐慌及焦慮在四年級1月的時候就出現。何美儀每天駕車送兒子返學,每次到沙田都頭痛、嘔吐,嚴重到要入醫療室,總之上不了第一、二堂。一位專門負責特殊學習需要的老師建議減輕他的功課量,輕鬆一點。何美儀憶述當天早上滿懷希望,但放學時卻遭班主任勸說:「趙太,我明白你的心情,但在香港讀書是一定有壓力的,請你不要逃避。要盡早幫兒子克服這難關,五年級、六年級升學壓力更大,讓他之後可以面對升中的壓力。」。老師分享自己的經驗,兩個子女都是小五、六,如何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因為是逃離不了這一關,「在那一刻,我明白她的用心,但她不明白我的感受。」

「主流的學習方法可能幫到某些人,但不是所有小朋友都受惠。」趙永佳反問:「就算不逃避,迎難以上,成功又如何?能進入中大的算是最叻的5%,在香港教育制度下也算成功,水平也是這樣:基本能力很弱,中文、英文、數理能力、解難能力、學習興趣低,讀社會學真的不知道為了什麼,社會人文學科真的可以沒有興趣,在篩選的情況下選擇,我一直跟他們說,進來後要unlearn before you can learn。但大部分要去到三、四年級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十分淒涼。面對這個情況,當然是想辦法如何令小兒子不玩這個遊戲。」

既不想在家自學,又不想送去外國讀書,小六沒法子重讀,也沒有自然中學,如何是好?「現在硬是要上去沒有用,打沉了就一輩子,捱過去的結果也是這樣,捱不過的怎樣?」 既然沒有什麼選擇,資源是來自己,何美儀希望小兒子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遲一、兩年讀中學沒有所謂,遂叫兒子回校跟老師說不參與派位,選擇以最舒服的方式完結六年級。

主流行不通,有人會選擇在家自學(home schooling),但他們承認很難付出這樣的時間和精力,「一直對住七日會死」,何美儀苦笑道,「所以始終要拜託別人。現在就把他放進主流,反應會如何?」

六個孩子齊齊開休學年。
六個孩子齊齊開休學年。

六人小組的組成

何美儀有自己網絡、人脈,她說:「我有想過與兒子流落去台灣,不是完全沒有參考。有個『壞朋友』張惠侶(教育大同發起人),就曾經帶子女環遊世界。」他希望確保兒子休息的一年,不是純「hea」,而是保持學習。

意見一出,身邊的主流教師朋友、親戚認為她「黐咗線」,勸他不要害了兒子,更不要以身試法;但也有人認為休學沒有所謂,甚至提供不同另類學習的課程架構。這個大膽的嘗試,第一個面對問題:是否犯法?請教「壞朋友」張惠侶,她認為條例只刊明家長要確保小朋友「有接受教育」,不是schooling ,而是education,當中是存在灰色地帶。後來再找了律師朋友,研究相關條例,結論是只要證明有教育就可以。他們聯同律師朋友,把相關資料交到教育局,與時任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開會,教育局的法律團隊也承認是灰色地帶,但未有準備推出相關政策。

後來何美儀自動投案,向教育局缺課組申報(但不是申請),以盡自己的公民責任。也向其他家長說明,當中的風險自己決定是否要承擔。最後湊成六個小朋友,兩個完成小六,一個完成小四,但也再次提醒他們,如果希望最後小朋友進入主流學校的話,到4、5月左右就要找學校。

湊好組合,接下來就是尋找導師。何美儀認為她能夠做的是找一個生命導師,最後找了社工何潔瑩。生命導師這個角色不易擔當,最重要是是否有心去嘗試,畢竟這不同於一次性的活動,而是每天都要接觸那六名小孩子,何美儀就負責星期五,讓導師可以有時間預備其他活動。

就這樣,六名孩子正式踏上休學之路。

本系列文章

兒子休學一年的心路歷程──趙永佳、何美儀反思:教育是否該有更多選擇?

趙永佳夫婦:最終希望孩子能夠堅強走進主流

新書簡介

書名:休學年 優學路

作者:趙永佳、何美儀

出版社:天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