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藥學之創世之作《神農本草經》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縱觀歷史長河五千年,傳統中醫藥在其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其獨特的基礎理論體系在兩千多年前已具雛形,在長期的臨證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和獨特的治療方法,保障中華民族在如此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得以生存和繁衍,絕非易事。在此過程中,被稱爲傳統中醫藥學四大經典隨之誕生,他們分別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而其中《神農本草經》的歷史意義非同小可。
編按:本文另一作者段然為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研究員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縱觀歷史長河五千年,傳統中醫藥在其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其獨特的基礎理論體系在兩千多年前已具雛形,在長期的臨證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和獨特的治療方法,保障中華民族在如此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得以生存和繁衍,絕非易事。在此過程中,被稱爲傳統中醫藥學四大經典隨之誕生,他們分別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而其中《神農本草經》的歷史意義非同小。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中藥學著作,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秦漢時期由眾多醫藥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編著而成,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集衆家之努力,歷經數年。書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理論發展的源頭。
 

三品分類法與藥食同源

 
《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記載藥物365種,正好與一年365日相同,這倒並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為之的結果。事實上,當時掌握的藥物數量已經遠超此數,但由於受到術數思想的影響,所以從中選取了365種藥物。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根據藥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稱為「三品分類法」,以應「天地人」三才。上品120種,無毒。大多屬於滋補強壯之品,如人參、甘草、地黃、大棗等,此類藥物可以久服,平時可以當食物服用,果腹和防治疾病;患病的時候又可以當藥物服用,醫治病痛,做到藥食同源。中品120種,無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補虛扶弱,如百合、當歸、龍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黃連、麻黃、白芷、黃芩等。下品125種,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積,如大黃、烏頭、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這是我國藥物學最早分類法,為歷代沿用。當中藥物經過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所載藥物藥效絕大部分是正確的。
 

君臣佐使首次提出

 
以藥物配伍為例,《神農本草經》中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所謂君臣佐使,本為社會中的不同階層成員,有不同的職能與等級,藥物學將其借用來說明藥物在配伍中的不同角色,如上品藥為君藥,中品藥為臣藥,而下品藥為佐使藥。在組方時,應該充分考慮藥物的特性,方中既要有君藥、臣藥,還要有起協助作用的佐使之藥。其比例可按照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的原則來處理。
 
而在藥物配伍中,兩味或兩味以上的藥物用在一個方劑中,相互之間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輔佐,發揮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單獨使用的效果強上數倍;有的兩藥相遇一方會減小另一方的藥性;有的藥可以減去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常在炮製毒性藥時或者在方中制約一種藥的毒性時使用;有的兩種藥品本身均無毒,但兩藥相遇則會產生很大的毒性,損害身體等等。《神農本草經》中共總結了七種關係,包括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等,認為對此「七情」要「合和視之」,這便是「七情合和」的配伍原則。
 

《神農本草經》臨床藥學的闡述

 
《神農本草經》中對於所收錄的各種藥物的功效和主治疾病都進行了簡要的記載與描述,這無疑是早期臨床藥學寶貴經驗的總結。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研究都證明《神農本草經》中對於所載藥物的功效認識大部分是正確的,此外,《神農本草經》中對於藥物劑型工藝以及對哪些藥宜用哪種劑型、藥物治病取效的方法、辨證施藥、服藥時間與療效的關係乃至藥物的寒熱溫涼四氣屬性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極大地豐富了藥物學的知識體系。
 
通過以上的介紹不難看出,傳統中醫藥尤其是《神農本草經》很重視總結和反思,在不同歷史時期,總共修編了近萬種醫藥書籍,建立了一系列醫事管理和醫學教育制度。受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哲學思想、科學技術以及醫療中的新問題的影響,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有着獨特的經歷和內在規律。在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在世界金融中心的香港,我們在繼承和感恩前人的經典古籍之餘,也要繼續努力將傳統中醫藥發揚光大。
 
神農嘗百草
神農嘗百草
 
圖片:作者提供
 

詹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