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將至,企業傳承應如何開啟未來?

這將是一個最美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未來的腳步悄然而至,當紙上談兵已追不上時代發展的速度,個人立身尚且感到迷惘,何況養活幾萬戶人家的企業?企業跟人一樣,要適應不同時代,就要學會進化。人工智能來勢洶洶,AlphaGo大敗幾位圍棋高手,人類不禁擔心人工智能對人類未來發展的影響,如何進化和傳承成為迫在眉睫的議題。既來之,則安之。「傳承論壇2017」則以「傳承遇上創新」為主題,邀請了多位著名人士出席分享,包括萬邦泛亞集團主席曹慰德、Green Monday 聯合創辦人楊大偉、有利集團副主席黃天祥、萬希泉創辦人沈慧林、穩健醫療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柯家洋、永福殯儀館第三代傳人羅偉立,分享企業傳承和應對人工智能時代之道。傳承學院榮譽主席陳裕光博士更鼓勵企業「擁抱未來」,他說:「人們必須理解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否則我們很難擁抱未來。」

掌握時代定位 迎來改革契機

「若我們回望過去,會發現科技的進步是十分迅速的。 例如阿里巴巴、Uber、Airbnb、Facebook,這些沒有自身實質產品卻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的平台,由此預測在未來許多工種將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傳承學院榮譽主席陳裕光道。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表明,未來可能使用人機合一的方式從而達到長生不老。陳裕光指出,科技的發展和人類對其接受程度並非成正比:前者是一個幾何式的發展,而後者則為直線式發展。人類在面對一些科技性顛覆時往往難以適應,不論在社會、教育、商業、政府的憲制等方面均是如此。

既然未來存在眾多變數,可以如何駕馭?陳裕光引用李鴻章的名句來回答:「『一個時代的人,只可以做一個時代的事』,下一代的事情,需要由下一代去做。」正如 八十後不必像上一代般「搵兩餐」,而是像現今全球數量龐大的「樂活一族」(Lohas Generation),提倡綠色生活,講究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可見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價值體現。回到企業傳承的主題上,陳裕光一針見血點出中港家族企業的傳承枷鎖:「一是跨代價值的差異;二是中國大部分的企業仍然以低端行業為主;三是個人威權的推崇;最後則是難以承受顛覆性創新的衝擊。」在未來五年,將有300多萬間民企面臨交接,如同走在十字路口般,促使商業模式乃至企業管理的作風的改革,有危也有機,是企業傳承的終極考驗。陳裕光說:「這將是一個最美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創新成就企業改革 傳承不忘立身之道

傳承不能固步自封,要懂得改革創新才能適應下一個時代。萬邦泛亞集團主席曹慰德開門見山點出「家族企業的承與創」的三大要點:傳承、創新、擁抱未來。他說:「如果我們改變我們看現實的途徑,我們看未來,看很多的東西都會變。每一代人都在一個不同文化背景和時代下出生,每個時代都有獨具特色,故而人類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來適應時代的更變。」

先看人類壽命,倘若人類能活到200歲,所有的工作都由機器人執行,那人類做什麼呢?曹慰德表示:「人一定會有慾望,這個慾望不一定是物質上的,亦有可能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需求卻是機器人所做不到的。」當看到生命科學一日千里,為何會感到如此沮喪?曹先生認為是因為現今所有的發展的緩慢,他說:「從有一個想法,組隊,做調查,一步一步走來,永遠都是慢一步的。但現在的發展電子化,過程太快,瞬息萬變,我們需要時時刻刻地問“what’s going on?”。」

萬邦泛亞集團主席曹慰德開門見山點出「家族企業的承與創」的三大要點:傳承、創新、擁抱未來。
萬邦泛亞集團主席曹慰德開門見山點出「家族企業的承與創」的三大要點:傳承、創新、擁抱未來。

最近有科學研究表示,人類的基因之決定了大概10%的東西,而其餘的則由人自身決定,而每一個決定卻再影響了人的基因,當中包括人類的幻想和創新,成就了進化,為的就是擁抱未來,適者生存。「我們每一次的進化都是對我們的環境作出進化的,對於挑戰作出的。那我們現在的環境如何?環保、病毒問題等因素都迫使我們研究當中的的變新壓力,例如聯合國的17項持續發展目標。」他續指,可惜的是,聯合國很多的時候都是「無牙老虎」,但這17項都是由迫切性的,所以這裏就是商機,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持續發展。

面對這種迫切的壓力,曹慰德認為在企業傳承方面應該循序漸進,他寄語道:「我們需要看深一點的規律,因為家族企業是世世代代的,不要操之過急。一點可以確定的,宗教、文化在於修行,中國的文化是非常立足於修身養性為根基的,大家不妨學習『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襟。」

對未來敢於想像 善用科技解決困難

談及未來,過往的天馬行空一一實現,敘福樓執行董事黃傑龍也分享了他對40年後的想象。他道:「我曾看到一段未來生活的短片,如果未來我們可以在家用『原子』打印出一碟能吃的乾炒牛河,那我們何必再出去用餐呢?當物質已經不再具有價值,有價值的是資訊,例如怎麼樣去組織這碟乾炒牛河的知識。」他笑言自己曾將短片與公司股東分享,其中一位股東聽罷便賣出了所有黃金。今年碰着金價下跌,這位股東更對黃傑龍的高瞻遠矚讚不絕口。事實上,黃先生完全沒有預料到自己分享一段短片會帶來的效應,這讓他覺得未來很難把握。

黃傑龍回想起40年間的情況,1975年NASA送來太空人上太空的電腦,和如今幾乎人手一部的電話的對比,電話的計算速度快了9,000多倍。談到這裏,他笑問在場各位:「上個月去了太空多少次?」不管如何,他從這裏得到一個結論,他說:「無論科技怎麼樣發展,方向還是人定的,怎麼用還是人來決定的。」

敘福樓執行董事黃傑龍道:「無論科技怎麼樣發展,方向還是人定的,怎麼用還是人來決定的。」
敘福樓執行董事黃傑龍道:「無論科技怎麼樣發展,方向還是人定的,怎麼用還是人來決定的。」

黃傑龍表示,未來有可能人人都不需要食物,只需要一天一顆藥丸便可以生存。「是否這樣的人生就再沒樂趣了?不會,樂趣應該會是虛擬的。只需戴上個頭套,便感受到了牛排,感覺像親口吃了。因為那時候我們會覺得在現實中吃牛排非常不環保的東西,可能只有非常有錢的人才有機會吃到。」如此聽來,人類的生活會完全被科技主導,孰好孰壞?他說:「科技必然會帶來好處,但是同時也帶來問題。例如塑膠,最大的好處,可能之後變成以後最大的害處。現在的機會也是科技所帶來的,也帶來了一些危機,例如水資源,很可能之後的世界大戰也因此而發生。但也可能因為科技所以將這些問題一下子全部抹掉。例如以後可能通過核聚變來提供能源,一下子解決了碳排放的問題。所以我們期望在未來的10年,有科技可以解決我們現在的問題。」黃傑龍坦言自己每年嘗試使用新的科技,例如電子炒鍋等。他道:「不要太擔心新科技不成功,因為多數都是失敗的,但只要十樣裏有一樣成功就可以了。看一下自己的行業怎麼被科技衝擊,看到了危機,從而做好準備,才能不被人淘汰。但有一些很明顯的,例如3D打印,這種商機也要把握。」

人工智能大勢所趨 企業傳承應順勢而為

有利集團副主席黃天祥工程師坦言:「現在整個建築行業都非常電子化,很多的工程都會在模擬了一遍之後才在現實裏面落實。」同時,行內非常注重環保的問題,在很多的建築從材料和設計上都考慮到了環保問題;而人工智能現在也應用於大廈的管理方面,例如空調溫度的調節,可謂相得益彰。他指出:「人工智能對傳承十分重要。一點就是能夠將企業很重要的知識變成一個軟件,將其放在公司。而新的人工智能則是通過不斷的計算,從而達到最好,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數據如此重要。隨着數據愈多,估計出來的準確度就愈高。從AlphaGo的例子則說出了一個人工智能的好處,他不會累,而且中間牽涉了人工進化的過程。企業必須考慮的事情就是如何適應人工智能的時代,讓自己搶佔先機。」

有利集團副主席黃天祥:「很少的行業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影響,即使有也很少,如果真的要傳承一家企業的話,不能不做人工智能。」
有利集團副主席黃天祥:「很少的行業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影響,即使有也很少,如果真的要傳承一家企業的話,不能不做人工智能。」

在不少人的觀念裏面人工智能和人的區別在於創意的缺乏,黃天祥就即場展示了一段由AI創作的音樂,可見AI的創作力並不亞於人類。對於人類的工作會否被人工智能取代?他囑觀眾評估自己的工作的重複性、是否能夠清楚地規範的、是否有很多的數據、工作價值高低等。如果這些回答愈多「是」,被取代的可能性則愈高。與其擔心,倒不如順勢而為。黃天祥直言:「很少的行業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影響,即使有也很少,如果真的要傳承一家企業的話,不能不做人工智能。」家族企業善用人工智能的優勢在於應付長期的工作,豐富行內知識,蒐集數據進行分析,最後少不了資金投入和管理,大大減輕原來的工作量,如虎添翼。

未來將至,人工智能如火如荼,可謂集天時地利;至於人和,則要看家族成員內部意見是否統一、如何吸引年輕一代加入等。傳承大業才剛剛開始,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會是顛覆性的變更,企業家更應抱着一個開放的心態,迎接更多變數和衝擊,才能交棒予下一代,一同肩負起傳承的責任。

延伸閱讀:

楊大偉:Green Monday素食潮流 開展綠色低碳生活

企業接班人眼中的傳承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