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研究所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HKCISA中心)及香港亞太研究所青年研究中心,於6月7日(周一)公布2020年「學童身心靈健康評估」計劃(HBSC)香港主測試研究結果。調查發現,香港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遜於國際水平,情況令人關注。
「學童身心靈健康評估」計劃是一個由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統籌的跨國研究,每4年進行一次,旨在評估11歲、13歲及15歲學生的健康行為、幸福感,以及家庭與社會環境等影響因素,並比較各國青少年在不同階段的身心健康狀況,現時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是次為香港首次參與HBSC主測試。
HKCISA中心及青年研究中心於2020年6月至12月期間,以隨機抽樣方式,邀請了就讀於21間小學及19間中學5307名11歲、13歲及15歲的學生參與問卷調查,評估他們的健康質素。結果顯示,相對於國際水平,香港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及自評健康狀態均較低;香港學生的情緒症狀亦較身體症狀嚴重。
香港學童心理健康差
香港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平均值為6.97分,低於HBSC平均值7.80分。香港學生對目前生活非常滿意(9-10分)的約佔18%,遠低於HBSC的36%;而表示不滿意(0-4分)的約佔9%,高於HBSC的7%。
香港學生自評健康狀態為「極好」的只有16%,遠低於HBSC的36%;自評健康狀態為「一般」及「差」的分別約有32%及4%,均高 HBSC的12%及2%。
香港學生出現情緒症狀的情況比出現身體症狀的情況較為嚴重,約34%至42%的學生表示每星期至少一次心情低落、易怒或脾氣暴躁、緊張和難以入睡,而每星期至少一次頭痛、胃痛、背痛和感到頭暈眼花的約有14%至 18%。
與HBSC相比,香港學生出現身體症狀的情況較少,但出現情緒症狀的情況較多,尤其在心情低落方面較為嚴重。此外,香港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及自評健康狀態均隨年齡上升而下降;身體症狀及情緒症狀則隨年齡上升而增加。
家庭支援有利健康
香港男生和女生的平均生活滿意度沒有顯著差異;但在自評健康狀態方面,香港女生的平均值(2.72分) 顯著低於男生(2.81分)。身體及情緒症狀方面,香港女生在兩者的平均值(分別為6.68分和9.85分)亦顯著高於男生(分別為6.09分和9.01分),反映女生的情況較男生嚴重。
此外,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及自評健康狀態亦愈高;但對於身體及情緒症狀方面,家庭社經地位沒有顯著影響。
家庭溝通方面,學生表示容易與父母交談者,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及自評健康狀態,身體和情緒症狀亦較少。家庭支援與生活滿意度和自評健康狀態亦有正面關係:學生表示家庭支援水平愈高,其生活滿意度和自評健康狀態亦愈高,身體和情緒症狀愈少。
運動少、上網多成隱患
數據顯示,一星期運動3至7日的學童, 其生活滿意度和自評健康狀態顯著較高,出現身體或情緒症狀較少。運動可以幫助改善身體及情緒的狀況,可是現時香港有61.6%的學生,一星期不足3天會參與至少60分鐘體能活動,其中有22.5%學生更完全沒有參與,一星期參與一天或兩天,至少60分鐘體能活動的分別有20.6%及18.5%。
社交網絡是香港學生朋輩間的主要溝通工具,約有一半香港學生(約53%)每天在網上溝通一次至幾次,約15%更幾乎每天所有時間都與親密朋友在網上溝通,過分依賴社交網絡有機會導致成癮問題。
根據是次調查結果,香港學童的社交網絡成癮問題不算嚴重,只有7.5%。然而,沉迷社交媒體的香港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和自評健康狀態均顯著較低, 而身體及情緒症狀顯著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