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先師陳淑安院士(香港幼教之母)留給我的古藉,這數年,我一一翻閲。師傅給我的中、英幼教書籍,像是築成了一「幼兒教育時光隧道」,能帶我穿梭時空,讓我可回想過去、實踐現正、計劃將來。上周,我隨意翻閱了眾多陳舊古藉中的一小本《實驗幼稚教育──五年來的實幼》。起初不以為意,因為封面是寫着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我本以為是台灣書籍。它紙張發黃、霉味濃郁、繁體印刷、用紙粗糙、蟲蛀多孔、墨色脫落等。然而,在48至49頁內裏有一摺頁,打開是一孩子畢業證書範本,排版竟然那麼先進。這經歷戰火及文革洗禮的小書,流落香港民間,是寶貝,珍貴非常。我看畢後,淚水直湧。對研究來說,意義重大,現分享給每位蒙特梭利老師。
陸秀引進蒙特梭利教學法
陸秀 (1896-1982)先生(註),字佛儂,江蘇無錫人。1912年,美國出版了蒙特梭利的《運用於兒童之家的科學教育方法》,該書迅速地譯成20多種文字,與此同時100多個國家引進了蒙特梭利教學法,當中包括中國,引起了世界一次幼兒教育的集體大改革。1914年,陸秀考進了天津直隸第一女子高等示範學堂。畢業後,她先後與周恩來夫人鄧穎超、李德全及羅嘉慧等同窗留校任教,情同手足。及後,陸秀到了北平女子師範大學任教,並在校內圖書館工作。1926年,陸秀考入武昌私立文華大學,畢業後到國立浙江大學工學院圖書館當主任。1932年,北平師範大學公派已36歲的陸秀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讀學前教育碩士。1934年,與亦赴美留學的浙大圖書館主任馮漢驥在美結婚。1936年,馮漢驥取得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哲學博士學位,被聘為哈佛大學教授,兼任哈佛大學看和圖書館代理主任。同年年底,中國博物院籌備主任李濟訪美,同時邀請馮漢驥回國籌建該院的人類學研究所。
會見蒙特梭利博士
1937年,馮與陸兩夫妻攜同兩兒子回國履新。他們乘座輪船繞道歐洲,專程到意大利拜訪蒙特梭利博士,以及參觀幼兒園。1937年8月13日,他們從意大利乘輪船回國途中,日本侵華「八一三淞滬抗戰」在上海爆發,北平淪陷,大部分的學校及機構都往西遷移。中國博物院的計劃亦終止了。此時,馮漢驥接到國立四川大學校長的邀請任教。結果,一家便到了成都定居。
四川展開教學計劃
1941年,四川省政府委任陸秀為全省重點完整示範學校中的實驗幼稚園籌辦工作及任園長。其作用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從幼兒、小學到中學的實驗教育系統作榜樣,給予全省示範。幼稚園於同年9月正式開學,即時已有80名幼兒入園。實驗幼稚園不但解決了戰時幼兒教育的困境,同時亦展開了陸秀在中國實行蒙特梭利教學法計劃,用西方先進的幼稚教育與中國的教學法相結合。陸秀當時做了大量的本土化工作,讓蒙特梭利的教學法中國化,對全省起了帶領作用。
組織研究會辦實驗刊物
她在幼稚園設立了研究會,藉着研究會創辦實驗刊物、對兒童的營養、服裝、睡眠、遊戲、玩具、志願(意願)、心理衛生;以及怎樣教學說話、暢遊、常識及工作;怎樣訓練新生、布置環境、實施兒童公德訓練、指導兒童社交活動、如何做父母及特殊兒童之教育等16個專題,作了實驗及研究。
高度重視
1945年,陸秀把實驗的結論,輯成一書《實驗幼稚教育──五年來的實幼》。書序言由四川省教育廳代表劉明揚撰,其中的一段為:
省立成都實驗幼稚園所以有今日的規模與成績,固由於全園同仁的互助合作,共同努力。而最主要的還是由於陸佛儂先生善於經營擘盡。陸先生是在美國專門研究兒童保育事業的,她在留學回國之前,曾專程到意大利去拜訪蒙鐵蘇利。她有一個偉大的抱負,她要為全國的兒童開鑿幸福的泉源。她要做全國兒童的「老祖母」。她在省立女子師範辦幼稚師範科,正為此項兒童保育工作,培養不少健全的工作者,她在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創設樂城托兒所,以為兒童保育事業,樹立了一個規模。她創辦了省立成都實驗幼稚園,才是她事業理想的正式展開。這個幼稚園就是她生命的寄托,也就是她最能得到安慰的家。她所有的精神,都消磨在園內,她也可以從園內獲得極大的安慰。因為如此,她才得到政府的信任,與社會人士的贊助,使園務得以蒸蒸日上。記得當幼稚園舉行開園典禮的時候,郭子杰廳長曾譽她為:「中國的蒙鐵蘇利」。中國的蒙鐵蘇利啊!你的幼稚園,就是蒙鐵蘇利『孩子的家』呀!
家庭教育
陸秀在書內顯示出很重視家庭教育。這個做法與蒙特梭利相當接近,就是準備環境中的準備成人。這點,直至今天亦影響着學界對家長的期許。書內的細節內容,相對於現在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見書內第一章、第一節創立旨趣:
「幼稚教育,在我國雖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因過去幼稚園很少,大多辨在通都大邑,所收學生,難免偏於富貴子弟,一般社會人士亦多認此項事業為點綴品,未加重視,所以也就不能普及。
「抗戰以後,一般知識婦女,因為生活的逼迫,離開家庭,服務社會,家庭中子女教養出現嚴重問題,為協助家庭解決問題,極應普遍設置兒童教養機關,廣為收容,加之國民教育的普及,國家已定有具體的計劃,為正定國民教育的基礎,像是兒童的幼稚教育,也有普遍發展的必要。四川省政府教育廳有見及此,乃於民國三十年春,特創立本園,以為倡導,其實施目標有三:
「一、計劃實施部頒幼稚園規程第一條各款之具體辦法
(一)增進幼稚兒童身心健康:(二)力謀幼稚兒童應有之快樂與幸福,(三)培養幼稚兒童關於人生基本之優良習慣(包括身體行為等各方面之習慣),(四)協助家庭教養幼稚兒童,並謀家庭教育之改進。
二、注意幼稚教育方法之研究與實驗。
三、輔導全省公私立幼稚園。」
這樣可見成都實驗幼稚園的角色是全四川省的學習對象,起着日後中國幼稚教育模範園的作用,其影響力相當。
抗日教育
由於當時日本侵華,陸秀先生的民族性使然,在課程內加入抗日教育。創作抗日兒童歌謠,提倡全民抗日,讓幼兒活在當下,面對真實,理解當時的困苦生活,亦是能理解的。
實施原則
(一)教育與生活打成一片,使兒童於生活中獲得適當之教育;
(二)注意順應兒童之自然發展,使兒童藉教育之力量,得到合理之生長;
(三)教師與兒童實行共同生活,使兒童受到構思人格之感化;
(四)特別注意兒童營養之改善,與衛生習慣截止到,以其培養兒童健康之身體;
(五)特別注意團體生活之訓練,養成兒童愛國愛民之心理。
活學活教
實驗幼稚園亦能做到給予孩子主導內容,以體驗活化課程。如,給孩子們想關於「春天來了」的綜合課時,寒流突然襲來,下了一場大雪,老師隨即就加入春雪的內容,給孩子解釋春天為什麼還下雪?春雪對農作物有什麼影響? 帶着孩子到戶外掃積雪、做雪的遊戲。這種學習在當下的教學,拋棄傳統教育的定制課程,體現了蒙特梭利提倡的跟隨孩子的做法,讓孩童能主動參與學習。
嬰兒之家
1942年,成都的華西協合大學聘請陸秀為家政系教授,學生實習是在實驗幼稚園完成。自1922年華西協合大學已增設幼稚師範專業,一直宗教色彩濃厚。該校於1942年停辦,由四川省立成都幼稚師範學校代替。1946年,原師範學校校長出國,陸秀應教育廳要求,負責接辦幼稚師範學校。當時省政府財政拮据,是借用協合女子師範學校原校舍。同時,四川省參議會議長把他的公館借給陸秀開辦招收兩歲以上孩子的「嬰兒之家」。此舉是參考蒙特梭利當時研究嬰幼發展的過程而作出的。
不幸經歷
但可惜,陸秀沒有機會專門系統研究兩歲以下嬰兒的保育及教育工作。因為在1943年,陸秀為了研究探索嬰兒的保育,以及如何建立從出生到六歲的學前教育體系,實驗幼稚園成立了嬰兒部,招收了3名剛出生的嬰兒,實驗期間效果良好,遂收了10多位嬰童。直至1950年,陸秀被政府邀請參與工作,便離開了四川省立成都實驗幼稚園,幼稚園經多次改校名,後為成都市第四幼兒園,而該園的嬰兒部在1952年,合併到四川省實驗嬰兒園。1951年陸秀調往重慶擔任西南婦女聯合會福利部副部長直至1956年。陸秀又返回成都,擔任四川省婦女聯合會副主任兼福利部長,以及成都市民政局局長。可惜,她返回成都後心痛非常,由於實驗嬰兒園出現了幾次重大事故,已停止招收兩歲以下的嬰兒。於是她在1958年,以自己積蓄籌辦一「嬰兒之家」,專門招收兩歲以下的嬰兒。更聘請了醫生來作保健工作。陸秀的孫女成為了「嬰兒之家」的第一位入托孩子。此舉成就非常,曾把發展有問題的三胞胎嬰兒,在短短一年裏養育成正常水平。從1958年至1966年結束,先後免費託收了一百多名嬰兒。當中包括多胞胎、雙胞胎、早產兒、體弱兒等等,從來沒發生任何意外事故。當時經四川醫學院評審結果顯示,孩子們的智力發展正常、生活習慣良好、容易適應新環境。
影響全國
陸秀在「嬰兒之家」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及作了資料記錄,影響全國。1963年10月,陸秀出席全國政協第三屆第三次會議,與南京陳鶴琴聯名提出《建議普遍開展學前教育,推廣「嬰兒之家」辦法,充實教育內涵,提高教育效率案》。1964年3月,周恩來與妻子到成都,探望鄧穎超老同學陸秀並參觀了「嬰兒之家」,讚賞非常,並捐款貳佰元以示支持。
國家損失
至1966年陸秀退休後,經過數年全力撰寫嬰兒保育和教養書籍,旨在從理論指導和實際操作六年制學前教育提供依據,更指出家庭保育和教養重要,成為了一本30餘萬字的兒童保育和教養巨著。但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各種難以理解的原因,就算遠在北京的鄧穎超出面,直到1982年陸秀去世,該書亦不能出版,令中國教育事業蒙受巨大的損失。
總結評價
有「中國蒙特梭利」之稱的陸秀先賢,她為中國幼教貢獻的是直接,亦是間接的,對中國幼教發展至今仍影響深遠。她不只是用言教,還作出身教;以行動為教育,實踐來驗證,把教育活做出來。當時要面對戰火,苦難生活,成人已自身難保,她卻還能為幼童思考,為孩子服務。她堅強的意志及踏實奮鬥之心,更是難能可貴。我們今天的辛勞,遠遠不及當時要面對戰火災難的中國蒙氏幼師,是今天我們一眾蒙氏晚輩的典範。代所有中國蒙氏後輩向陸秀先生作最崇高致敬!
註:先生是「先我而生」之意,不同於今天只用在男士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