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

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心目中的聖君都是有德行的人,天下為公、不謀私利,更願意讓位於賢德之士。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而且國家的版圖千里,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要了解其文化確實是困難複雜。地理方面,眾所周知,中國有兩大江河水系即黃河及長江,一北一南,但其實還有珠江等水系。各大河系都是百川滙聚的,支流再分萬千細流:中國的河流主要由西向東,連綿千里。

文學中,《三國演義》開首便有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經典中《論語》一句「逝者如斯,不分晝夜」。不論是大江大河,還是小溪細流都是川流不息,不斷流動,直至入湖入海,歸於一體。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的「文化長河」也經歷了遠古、中古、近古、現代、當代的不同階段,其間不斷演化,時而泛濫、時而乾涸、時而改變河道,當中曾出現過眾多重要文化人物: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宗教家、旅遊家等,為流水添加生命力。

中國的文化主要是中原地帶,即河南、河北省及其四鄰地區,這條文化長河,多年來受到西域、天竺、西方社會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到日本、高麗(韓國)、西域而至南洋和西洋,即古代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或當代所稱之為陸上及海上的「一帶一路」(One Belt, One Road)。

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孔子是「開先河」的劃時代人物,仲尼提出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後,不但影響了三千弟子,而且「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孔子的儒家出,其他學説繼起,一時間百花齊放,蔚為奇觀,而最為人熟悉的當屬「九流十家」。

除了儒、道、墨、法外還有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小説家等,其鼎盛之勢,古今中外皆屬罕見。現代所謂春秋之際實是中國古代的「文藝復興」時代,但相對於歐洲14至17 世紀的文藝復興,中國早在公元前五百年已有輝煌多樣的思想文化,確實是早慧的民族呢!

孔子奠定中華文化價值方向

南宋的朱熹歌頌孔子對中國文化的偉大貢獻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夜」。其實,孔子的思想並不是「神跡」,他的學說不是橫空出現的,他也不是「神童」,卻是一位「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者,和集大成的人物,他把夏、商、周三代,逾千年優良的文化加以繼承、整理、消化和加工,建構一套完整的思想,讓人能安身立命,治國安邦。他是儒學的開山祖師,而儒家思想又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孔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奠定了主要方向,影響至今達二千多年。

孔子在春秋末年居住於魯國,他的祖先是商朝時的貴族。周滅商後,把商的遺民在原區安置,封國改稱為宋。後來孔子的先祖從宋移居於魯。魯是周公的後人伯禽的封地;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德才兼備、制禮作樂。武王死後協助年少的侄兒成王執政,待成王成年成熟後,便功成身退,把所有權力還給成王。周公是一代的政治家、軍事家,但沒有政治野心,成為歷史佳話。

周公德高望重,兒子伯禽亦深受影響,故魯國一地為文化名城。雖然孔子是商代遺民,但他認為周代的文化比夏朝和商朝更勝一籌,故説「周監於二代,郁郁文乎哉,吾從周」。因此,周公是孔子的精神導師,所以不單「入大廟,每事問」,而且經常「夜夢周公」,希望在「禮崩樂壞」的春秋亂世,可以力挽狂瀾,撥亂反正。

孔子不單只繼承了周公所制定的禮樂文化,更發掘出禮和樂背後的精神意義,那就是人性的善良,只是人類獨有,禽鳥和野獸所無的特質,他稱之為「仁」。「仁」是由孔子所創造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是中國人的文化根源。

「仁」的讀音也是「人」,說明人的重要;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很少談「怪、力、亂、神」,著重現世的努力,孔子説「未知生、焉知死」和「未能侍人、焉能侍鬼神」,打破自商朝以來篤信占卜,凡事先問鬼神的迷信,孔子相信人的德行和學問才是最重要的。

人人皆可為堯舜

周朝的開國,以少勝多,以低文化勝高文化,故此,周初的文王、武王和周公等领袖都有「憂患意識」,努力修德進業、令人民心悅誠服、支持德才兼備,愛民如子的政治領袖。孔子相信「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為仁由己」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等。

在管理國家方面,他提出以人民的心為心,凡事為人民著想,使其安居樂業,故提倡「為政以德」的仁政德治。修身為君子,治國為王者,兩者都是以德服眾,「近者悅、遠者來」。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心目中的聖君都是有德行的人,天下為公、不謀私利,更願意讓位於賢德之士。

周的先祖古公亶父就是一位仁德的領袖,他在山西一帶慢慢地把周發展起來,到姬昌已成為了商紂的威脅,被軟禁起來,後來幸得脫險,返回周地,最終由兒子姬發在牧野之戰,以寡勝眾,商紂自殺,商朝滅亡,周朝建國。

雖然後來周天子的力量逐漸減弱,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局面,但西周及東周兩個時期加起來,國祚超過八百年,是中國歷史最長的一個朝代。先秦時代,主要是夏、商、周三代,共一千八百多年,我們統稱為「上古時代」。不過,自從秦統一中國,實行中央集權的帝國統治,中國的歷史又走進了一個新時代。

春秋一字褒貶 開歷史先河

説回孔子,他是個遠古文化「集大成」的人物,他主要是繼承及整理三代的文化工程,所以是「述而不著」但「述」即演譯和解釋也非常重要,那時候的文化已有一定的規模,包括有文學類的巜詩經》、歷史類的《尚書》、倫理類的《周禮》、音樂類的《樂經》和哲理類的《周易》。孔子在周遊列國14年後,返回魯國,專心整理當時的重要文獻,以備傳承文化,作日後授徒的教材。

在他晚年(68歲至73歲),孔子孜孜不倦地修訂了以上五本經典,刪除了不合適的內容,並撰寫《春秋》。他寫《春秋》的目的是「微言大義」,他對歷史的評論,一針見血,有「一字褒貶,使亂臣賊子懼」的作用。孔子希望以歷史紀錄,道正人心,令野心家有所避忌,害怕自己所作的壞事,如弒君篡位,會被寫入書冊,遺臭萬年。《春秋》之筆也開中國重視史學之先,包括西漢初司馬遷著《史記》。

孔子是中國文化的巨人,更是萬世師表,開私人講學之先,弟子眾多,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開教育文化之先。孔子的貢獻是巨大的,影響是深遠的,到戰國時期,孟子繼起,捍衛儒學,發揚孔子的思想,人們便常把孔孟並稱,其實孔孟相距200年,兩者之間還有曾子和子思的傳承,前者是孔子的晚年弟子,後者是孔子的孫孔伋,他又師從曾子。根據史記的記載,曾子作《大學》、子思著《中庸》,都是儒學的經典,之後我會繼續介紹曾參、孔伋及孟苛三位中國文化的早期建構者,與《四書》的主要內容。

《中國文化的建構者》系列(一)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