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就「如何脫歐」的談判,英國真的是進退失據,跟以前很多人覺得英國政客老謀深算、成竹在胸的印象完全不同。脫歐派既要「脫」,但又想向歐盟爭取更多好處。強硬派如前外相約翰遜則口惠而實不至,只有批評,卻始終拿不出一套既可硬脫歐而又不會拖垮英國經濟的建議。
曾經一段時間,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都嚷着要離開歐盟。有評論就認為,英國希望把握這些機會和歐盟討價還價,爭取更好的條件,結果如意算盤始終打不響。
公投民意冀脫歐 國會議員各懷鬼胎
荒腔走板的,還有首相文翠珊在1月15日提交脫歐方案在國會投票,結果「一如所料」大比數落敗,432票反對,202票支持,相差 230票,共118名執政保守黨黨員倒戈反對首相(保守黨在國會共317席),是「百年一遇」的慘敗。如此結果,首相應該要下台;然而,工黨隨即提出的不信任議案卻被否決,文翠珊保住相位,需再提交脫歐的Plan B。
在國會投票大敗而毋須下台,反映保守黨內沒有人願意挑戰首相,不敢孭上提交脫歐方案這個黑鑊。君不見戴卓爾夫人執政後期黨內有志之士已虎視眈眈,藉人頭稅激起民憤逼宮要戴太下台。
但今時今日,保守黨內竟無人敢挺身而出,國會內又怕不信任動議導致大選,激進的工黨左翼有機會上台執政,唯有「保持現狀」,任由首相和歐盟無休止地糾纒!
英國到底想要什麼?公投反映的民意是脫歐,國會議員卻各懷鬼胎,有些力逼首相向歐盟爭取最優條件,但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有些則高調表示如果協議不合英國利益,寧願不惜一切硬脫歐;有些則呼籲不如來個第二次公投,相信民意會轉向,支持留歐。至今為止,很多人都仍然看不清英國脫歐最後結局將會如何?
寫過一部專論英帝國輝煌歷史的Empire: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的學者費格遜(Niall Ferguson),對英國脫歐有很精彩的評論。他說:英國人對於災難通常有兩種反應,精英傾向消極悲觀,希望時光可以倒流,然後建議有秩序地投降(orderly surrender);但一般民眾則相反,他們即使在最壞情况下仍然希望做得最好,就如二戰時英國人的一句口號──保持鎮定,一切如常(keep calm and carry on)。
費格遜認為,英國公投決定脫歐,是比二戰時鄧寇克大撤退更大的一場災難。他呼籲英國人拿出一點點鄧寇克大撤退的勇氣,令英國可以成功脫離歐洲(費格遜文章題為”It is not our finest hour, but Brexit must stand: A little Dunkirk spirit will secure our own flight from the Continent”, The Sunday Times, 2017年7月23日)。
文翠珊提交的脫歐方案被大比數否決後,評論認為往後的關鍵,在於愛爾蘭的「邊界」問題如何解決。但據這位大名鼎鼎的歷史學者分析,最終導致歐盟瓦解的,不是英國脫歐,而是因為大量移民湧入!
2016年估計約有240萬移民從其他地方進入28個歐盟成員國;連同其他非歐盟出生的人口計,這批移民總數達到369萬。非洲出生的第一代移民、年齡在15至64歲的,將會由2010年的460萬,增至2050年的1340萬。這批進入歐盟的移民,大部分是伊斯蘭信徒,因為歷史上互相猜疑和價值不同,他們很難融入歐洲國家。目前奧地利、捷克、希臘、匈牙利、意大利、波蘭共6個國家已經有極右的民粹政黨黨員進入政府,而整個歐盟則有11個民粹政黨,合共得到20%的民意支持。美國過去被認為是一個「大熔爐」,可以把移民融入當地社會,但這種成就已成歷史;歐洲則更加嚴重,移民問題一發不可收拾,歐盟各國重新加強邊境和入境管制將無可避免(以上見費格遜另一文章Immigrant overload, not Brexit, heralds the end of the European Union,《南華早報》,2018年6月18日)。
經貿合作組織現分崩離析迹象
曾幾何時,區域經濟合作、國家/地區之間組成自由貿易區,甚至更大型的國際經貿合作組織,都被視為合作共贏的發展方式。然而今時今日,這些經貿合作組織都開始出現分崩離析的迹象。事實上,歐盟是英國最大貿易夥伴,佔總貿易額達44%;歐盟很多金融機構亦進入英國設立總部。明知有重大經貿利益,但人民投票仍然選擇離開,其故安在?必定是有比經貿好處更打動人心的訴求,令英國人選擇脫歐。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方案即將公布,這是香港「被融入」之後的首個規劃,對香港未來發展事關重大。大灣區概念雖是在一國之內的地區合作,然而粵港澳三地具備兩種制度、3個關稅區、3種貨幣的特點,「融合」時必須訂出一套共同守則,3個地區也需願意互相協調、配合,爭取互補互利,方能發揮融合的最大利益,各地區才可得到最多好處。
無法解決深層問題 合作將無以為繼
道理人人都懂,但實際情况或許是另一回事。說過了──粵港澳三地雖有互補,但也有競爭;3個地區都是外向型經濟,外貿佔了GDP(本地生產總值)很大比重;對外交通方面,廣州、香港都在積極開拓對外航線,爭取成為航空樞紐。創新科技發展,深圳已經領先全國,香港則剛起步,但希望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兩個地方是合作多,還是競爭多?
歐盟成員都是主權國,要組成一個聯邦政府式的組織困難重重;粵港澳大灣區3個地區同屬一國,理論上困難較小,然而內部競爭、各自為本地區爭取利益,中央也很難主動出手干預。香港貨櫃碼頭業曾經名列全球首位,但最終仍不敵內地的貨櫃港;本地四大貨櫃運營商準備合作求存,聯手應付外來競爭對手,卻又受到競爭事務委員會注意而被調查。
歸根究柢,區域合作可以帶給當地民眾什麼實質好處?又會帶來什麼新問題?英國脫歐、歐盟衰敗,告訴我們縱使有良好願望,但深層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合作也將無以為繼。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