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推出 何漢權:歷史貴乎真實 活化吸引學生

為進一步支援教師及學生使用多元化的教材教授及學習中國歷史,教育局與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合作,將100集《中國通史》紀錄片剪輯為數百段短片,並加上適合的學與教材料,以配合初中中國歷史科新課程。

自2018/19學年開始,中國歷史在初中已成為獨立必修科。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新課程亦已於2020/21學年由中一級開始實施,新課程將於2022/23學年整個初中階段推行,讓所有初中學生均可以整全及有系統地認識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

為進一步支援教師及學生使用多元化的教材教授及學習中國歷史,教育局與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合作,將100集《中國通史》紀錄片剪輯為數百段短片,並加上適合的學與教材料,配合初中中國歷史科新課程,藉此增進師生對中國歷史的認識。

百集皇皇巨製 盡覽華夏歷史

《中國通史》紀錄片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製作、中國社會科學院監製。內容全面涵蓋自中華文明起源到1911年中國帝制終結的歷史發展過程。

教育局同時為相關短片製作教材套,包括剪輯片段教案、工作紙及參考資料,亦提供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及活動建議。教材套包含淺易的學習評估,以鞏固所學。教師可利用有關短片及教材系統地在課堂教授相關課題,以及按課程和學生需要調適評估內容和策略,從而提升教學效能;而學生亦可利用短片及資料進行自學,以增進學生對學習中國歷史的興趣、拓寬學習視野。

首批教材(涵蓋中一級下學期部分課題)已於4日(周三)上載至教育局教育多媒體《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頻道(https://emm.edcity.hk/channel/25B2/253680773)。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出席《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發布會,並發表講話。(國史教育中心圖片)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出席《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發布會,並發表講話。(國史教育中心圖片)

剪成教學短片 頓增學習興趣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5月4日(周三)特別舉辦「《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發布會暨專題講座」,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何漢權接受本社專訪時指出,歷史貴乎真實,《中國通史》在符合歷史事實的同時,片集原意是面向公眾,拍攝時結合了學術和大眾化的原則;所以畫面生動活潑,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何漢權指出,長達百集的《中國通史》2016年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每集片長45分鐘。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在2018年成立時,已構思將百集《中國通史》運用於課堂上。在香港,一般小學課堂時長35分鐘,中學課堂時長40分鐘,若能將《中國通史》剪成幾分鐘的短片,以方便課堂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幸獲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平研究員的青睞,更感謝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的大力支援,玉成其事。

他表示,特區政府及教育局十分重視國家歷史教育,《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2019)於2020/21學年由中一級開始實施,所有初中學生均可以系統地認識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為了提供更多元的教學資源,教育局、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電影頻道製作中心及國史教育中心(香港)聯合開展了《中國通史》 多媒體教材套的工作。

項目體大思精 學者教師顧問

何漢權表示,整個項目工作,體大思精。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積極支援及監督;國史教育中心(香港)負責剪片及教材製作。整個團隊超過30人。從3個層面開展工作:

學術層面:邀請歷史教育學者──香港大學名譽院士、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監丁新豹教授,以及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系主任霍秉坤教授為項目顧問。

教學層面:首先,邀請資深10多位專業前線老師從100集片集中,揀選與課程有關的內容,進行適當分類;再由幾位從事歷史教育數十年的老師,仔細處理剪片及製作教材。

技術層面:聘請專業多媒體製作公司進行剪片工作;亦聘請專業配音員進行配音。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監丁新豹教授出任《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顧問。(國史教育中心圖片)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監丁新豹教授出任《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顧問。(國史教育中心圖片)

國史國學國情 連體有機結合

何漢權強調,《中國通史》製作嚴謹,由中國社科院監製,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歷史貴乎真實,老師毋需擔心《中國通史》教材會有違歷史原則,可放心在課堂上使用。另外,片集原先的對象是公眾,拍攝時是結合了「學術」及「大眾化」的原則;所以畫面來得生動、活潑,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簡而言之,《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有利教學的優點就在於真實、具權威性,以及生動,能吸引學生。

他語重心長地說,國史教育就是「國史、國學(中華文化)、國情」的連體結合,根源實源於國史教育,這也是國史教育中心成立的初心。

他指出,《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項目在香港中國歷史科教學上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可為初中課程提供數百段的教學資源短片,方便老師設計更為互動的課節,令學生的學習獲得更大的動感與動能。同時,《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可以與新推行的初中中國歷史課程互相配合,他相信會受到老師歡迎,學生亦會大受裨益。

不過,《中國通史》原來並不是為了香港初中中國歷史課程而拍攝的,因此需要進行剪裁,以適合在課堂使用。何漢權指出,影片共分為3類:

A類:重點課題
B類:自學課題
C類:教師增益

他初步預計,總共會剪出400段短片,其中約有200段影片與課程緊扣,適合在課堂直接使用。教育局通告提及,首批教材將涵括中一級下學期部分課題。何漢權指出,這些課題及相關短片包括:

1. 魏晉南北朝的分裂與政權的更替
2. 北方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
3.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文化發展
4. 隋朝的統一與開皇之治
5. 隋代大運河的開通與作用
6. 唐的建國與盛世
7. 安史之亂與唐的衰亡
8. 開放的唐朝社會。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左七)與所有參與《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項目的顧問和老師合照。(國史教育中心圖片)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左七)與所有參與《中國通史》多媒體教材套項目的顧問和老師合照。(國史教育中心圖片)

目前已有60段短片上傳到教育局教育多媒體《中國通史》頻道,包括36段重點課題資源影片、19段自學課題資源影片,以及5段教師增益資源影片。

他預計,中一級下學期還會有數十段短片陸續上載。

《中國通史》多媒體材由於是中國歷史的輔助教材。當中內容論述香港發展的地方不多,因此,何漢權建議中學老師,可使用教科書來教授香港歷史相關的課程。

另外,《中國通史》教材套包括配合影片的教案、工作紙、相關閱讀材料。他建議老師可按校情使用,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例如學生能力較高的,可建議多用自學材料。

他又指出,在現行的中國歷史教育,小學並沒有強制性的中國歷史科,儘管在部分自由度較高的學校,如直資學校有設中國歷史科,但仍是少數。

即使如此,小學的課程仍會有中國歷史元素,如絲綢之路、孔子、孫中山、四大發明、張騫、長城、兵馬俑、敦煌石窟等。這些內容《中國通史》亦有提及,小學老師可按需要擷取適當短片使用。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