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義樹可說是日本國內最受觸目的東亞安全保障問題和日美關系專家和智囊式人物。早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後,1959年加入日本NHK電視台,從事新聞和時事報道工作,歷任駐紐約、華盛頓支局長和美國總局長,在美國擁有廣泛人脈。離開NHK後,曾任哈佛大學客座教授,現職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首席研究員。哈德遜研究所也就是美國副總統彭斯在11月6日就中美貿易戰立場發表重要演說之處。
在90年代,日高義樹不定期為日本東京電視台製作的「華盛頓報告」,每輯長達兩個多小時,是筆者在日本工作時絕不會錯過的時事節目,報告的內容包括日高義樹和他的攝影團隊多次獲單獨邀請,登上美軍在東海、南海、東南亞和印度洋執行巡邏任務的航空母艦和核潛艇,進行採訪。節目中訪問對象包括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國防部高級官員、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哈德遜研究所和其他美國戰略智庫研究人員等。至於日高義樹的著作,更是在必讀之列。
特朗普發動經濟戰 阻中國富國強兵
剛於11月30日出版,題為《アメリカに敗れ去る中國、安倍外交の危機》(中文意譯:《敗在美國手上的中國,兼論安倍外交危機》)的一書中,他說:
特朗普發動經濟戰的最終目的,不僅是為改正中國不公正的經濟體制,更是為了阻止中國通過不公正貿易所獲取的龐大資金,強化軍事實力,以及在亞洲採取侵略行動。
果如是,被勉強稱之為中美「貿易戰」的衝突,目前所見的只是開端,更貼切的形容詞應該是板塊式的撞擊,因為貿易戰只是手段,着眼點是要通過截斷內地的資金鏈供應,試圖重挫中國科技和軍事實力的提升,以及其對其他亞洲國家的擴張和恫嚇。
日高義樹在該書第一章的開始部分,引述美國國防部高官向他表示,美方已就南海出現任何事端作出了多種軍事戰略應對方案。這位高官明言,「如果中國在南沙群島的軍事基地對美國軍艦和飛機作出軍事行動,美方將會以強武力反擊,一舉將這些基地完全毀滅,沉沒於海中」。
南海建軍事基地 美指極容易摧毀
該國防部高官認為,中國在南海各群島建設軍事基地,供中國戰機和軍艦停泊,只能對南海鄰近國家取得恫嚇和宣傳效果,在美軍眼中,用以保衛資源和航道的效果跡近於零,原因是這些軍事基地都是極為容易受到攻擊的目標,當軍事衝突發生,美軍及其盟友只需要通過發射巡航導彈,便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摧毀島上所有建設,而中國目前是缺乏報復的能力、體制和策略的海上實力。
日高義樹的分析,加上近期事態的發展,看來大大提升了南海最先出現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成為中美衝突的熱點。9月30日,美國驅逐艦「迪凱特號」駛入南沙群島、南薰礁和赤瓜礁12海哩範圍,遭解放軍驅逐艦逼近及驅趕。美軍太平洋艦隊事後發聲明,稱美方當時正執行自由航行任務,行動符合國際法,遭解放軍驅逐艦「以不安全和不專業的動作逼近」,兩艘艦的距離一度只得41米,迪凱特號要急速轉向才能避免發生碰撞。事件最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軍艦看來是獲得了授權,作此舉動。
事情看來並沒完結,甚至出現惡化跡象。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事後更表示,「我們不會容忍威脅美軍官兵的情況。我們計劃保護國際航道」。他續稱,中國長久以來「濫用國際秩序」,現在是美國「作出反擊」的時候了。南海局勢出現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驟然升溫。日高義樹在書中表示,戰事升級的下一階段,就是美國對中國沿海城市,即由「大連到上海,以及由福建到香港」等重要經濟據點的破壞和海運封鎖。
貿易逆差只是幌子 華府動機不單純
日高義樹在書中表示,中國一向以來通過對國營企業「無限制」的資助,創造出口和貿易及外匯盈餘,以及通過種種不正當手段,取得外國先進技術。他引述一項研究估計,中國每年通過這些手段,取得約5000億美元外匯收入,這亦是美國要求加強對中國國營企業的審查,以及特別針對國營企業併購美國先進技術企業審查的原因。
因此,對於特朗普而言,認同中國的策略是等同破壞作為世界經濟基礎的資本主義。日高義樹就此對安倍晉三表示,要認清問題性質,配合美國的部署。
此書最為深刻的是日高義樹提出特朗普發動經濟戰的最終目的,是為阻止中國通過不公正貿易所獲取的龐大資金,強化軍事實力,以及在亞洲採取侵略行動,因此,並非單純貿易逆差問題。而在時間選擇的配合上,亦是對美國最有利。他在書中多處分別提到中國過去多個帶動經濟發展的出口紅利、人口紅利和房地產及基建紅利陸續消失,代之而來的卻是要面對龐大債務、產能過剩和失業率上升風險。
可以說,日高義樹對於探討中美衝突的發展和解決之道,提供了另一層次的視角。
書名:《敗在美國手上的中國,兼論安倍外交危機》(《アメリカに敗れ去る中國、安倍外交の危機》)
作者:日高義樹
出版社:德間書店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30日
原刊於《眾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