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貿易談判終現曙光,雙方簽訂首階段協議,這能否扭轉本港疲弱的外貿表現,似乎言之尚早,但筆者仍想藉此機會探討本地外貿前景。回顧10月份數據,香港對內地的轉口額和對美國的貿易額均錄得雙位數字跌幅。本港屬轉口港,貿易情況有別於其他地區;本地出口額小,僅千餘億港元之數,約佔轉口出口額的2%。
外貿重要性可見一斑
2018年香港的總貿易額超過1萬1千億美元(折合港幣逾8萬8千億元),相當於本地GDP的三倍,可想而知外貿對本港經濟的重要性。若以凱恩斯模型分析,一個以出口帶動的經濟體必然是出口大於進口,從而賺取貿易盈餘,提振GDP。香港的情況迥然不同,原因是貿易以轉口為主,收益取決於貿易總量(包括進口和出口),而非淨出口額;考慮到外貿的毛利為6至7%,以2018年總貿易額計算,本港的外貿收入超過5千億港元,大概佔同期GDP(2萬8千億港元左右)的一成八,緊接着金融服務的19.7%,外貿重要性可見一斑。
香港的外貿收益主要是取決於貿易進口和出口總額。這情況類似於銀行收取外幣交易的手續費,客戶無論買或賣,一律需要繳付相關費用,銀行的服務費收入視乎交易總額。內地是香港最主要的貿易夥伴,每年的貿易額佔總數一半左右(逾4萬億港元),另一半貿易額則分散於眾多國家或地區,例如美國、台灣、新加坡和加拿大。中美自2018年7月起陸續加徵關稅,中港貿易總額則於同年11月開始明顯下跌,此趨勢更延續至翌年1月。
因此,本港2019年8月至10月的整體貿易額與2018年同期比較固然銳減,但由於2018年12月和1月的基數已然下降,預料跌幅會收窄,甚至觸底。當然,這並不代表外貿狀況已有改善跡象,因為貿易額始終停滯於低位。雖然中美已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但鑑於大部分關稅仍然有效,筆者相信本地外貿額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有望收復失地,大幅回升至貿易戰前的水平。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