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兩國百年的變遷:明治維新和戊戌維新,兩國都感到革新的必要。明治天皇與光緒的性格、日本沒有一個西太后,而中國有一群大臣,種種因素,都是兩國改革成敗廣為人討論的要點。
雖始於同一起跑線,卻因民族性格和國運之異而分手,在今日價值觀勢同水火,日本首相改選在即,國內主張對中國強硬的呼聲日烈。看來自清日戰爭以來,兩國的真正戰爭狀態,遠遠沒有結束。
日、中現代化策略不同
日中現代化的成敗,關鍵在1895年清國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之後。
中國在短短九個月的甲午之戰中落敗,北洋水師全滅,令其長達30年的洋務自強運動,變成毫無價值。李鴻章忍辱而淡出了公眾視野,袁世凱登台崛起。許多人忽略,1895年是日中關係變化重要的一年。
中國官員才是才能出眾的知識分子:建造現代化和兵工廠和造船廠,甚至懂得聘用西方顧問,採購先進武器。同樣是現代化,日中兩國策略不同。
日本認為提升軍力只是現代化的一部分。福澤諭吉的理念,是敦促政府和國人,必須學習英國和歐洲的憲法、文學、哲學、藝術。若說清日戰爭有何貢獻,就是令日本認識到「公共教育和國家實力之間的關係」。
中國保守力量過於強大
李鴻章淡出之後,中國出現張之洞和康有為這類尚有點救國理想的精英,然而保守力量強大,張之洞被視為賣身滿清的漢人叛徒,康有為則成為脫離實際的「君主立憲派」,而且私德也有問題。
清國在東京設立駐外使節,但這些外交官沒有留意日本現代化中的時事,除了參贊黃遵憲,曾經出版過一部《日本國誌》,介紹日本在民權、教育中的建樹,並指出:中國將所有外國人視為野蠻,是自己愚不可及。
然而黃遵憲的觀點與主流不同。當時的中國人過分自信甚至自大。他們普遍認為,「小日本」不可能超過中國。清日之戰徹底摧毀了他們的幻想。
然後,日本雖在早稻田的基地引入馬克思主義,但因有理性的改革基礎,此西風東漸的邊緣學說,在日本也漸被邊緣化,反而卻為民初的中國,培養了彭湃之類的激進人物,放回中國,參與另一種極端的革命。
對於中國的分道揚鑣,日本心中有數,暗中竊笑,並密謀展開另一場征伐。直到1941年,轟炸珍珠港,犯下致命的錯誤。
原刊於CUP媒體,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