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學習‧經歷

課外活動稱為「課外」,英文有"extra"的字眼,多少有點額外的意思。由於正規課程將來是要應付公開考試的,而「課外活動」則有點可有可無,不是為了點綴,可以有更好,沒有也無傷大雅。

上周講到中國教育部提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綜合實踐活動」正式列入課程,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國家政策,而且已經有了不少實施的基礎。當中也提到香港其實在不同的角度,學校正大面積地擴展同類的綜合實踐活動,而且社會的參與範圍也愈來愈大。

只不過內地是政府行為,因此馬上可以遍及、澤及各級家庭背景的學生;香港則要靠民間的業餘力量,資源需要刻意向弱勢家庭傾斜。「一國兩制」,各有千秋。

在此且把廣義的課程來一個學習經歷的掃描。

正規課程,這也就是我們傳統說的「科目」。這裏的經歷,傳統是「上課」,即是坐在課堂裏面,聽教師講課;隨着時代的轉移,課堂的活動也逐漸變得多元。答問,是常有的課堂經歷;討論,是使用得愈來愈多的課堂經歷;堂上作業,也是比較容易見到的課堂經歷。

正規課程 走出課堂

聽,不知道效果。答問、討論、作業,都帶有要學生動手動口、表達一點什麼,而不是純粹被動地接受,因此答問、討論、作業都是比聽進一步的學習經歷。也可以說,教師會以這些活動測試學生聽到的東西,又或者引導他們動腦筋去思考,都是讓學生有一點略為主動的活動,腦子不會停下來。

正規課程的學習經歷,當然不止於此。學生有很多機會看圖像、看影片,還是坐着看或者討論,但是視像對腦的作用,與單靠語言、文字是不一樣的。自然科學需要做實驗,中學還會走進實驗室,又或者學校的植物園;小學生有時候需要在家做實驗──養蠶寶寶、種一棵大豆芽──都是一種有趣的學習經歷。

正規的課程愈來愈要求學生走出課堂,簡單的會是圖書館,校內的、校外的,還有博物館。念地理的要到郊野實地考察,學生也有需要到社區收集數據、作社會調查的,又或者訪問各類機構的。不要小看這些活動,都是難得的經歷,在學校的這些經歷──科學實驗、郊野考察、社會調查──很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規課程之外,香港的學校都很着重課外活動。傳統的課外活動是體育(球隊、田徑隊、游泳隊)、音樂(合唱團、中樂團、管弦樂團)、舞蹈、戲劇、美術、文學、出版、宗教、救傷、交通指揮……現在又多了許多品種:戲劇除了英語、中文,還多了粵劇;出版又擴展到電台、電視台;美術又多了設計、動漫、微電影、服裝……

更明顯是,出現愈來愈多的社會服務性質的學生社團,又或是社會團體在學校設立的中學版;不少學校開始有了學生關注社會問題的學生版NGO。基本上,以前在大學才有的學生社團已逐漸下移到中學。

這些課外活動稱為「課外」,英文有"extra"的字眼,多少有點額外的意思。由於正規課程將來是要應付公開考試的,而「課外活動」則有點可有可無,不是為了點綴,可以有更好,沒有也無傷大雅。過去甚至有學校不許成績不逮的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意思是「參加了會影響正規學習」;家長也會擔心,怕課外活動影響子女學業成績。

其實,教師和校長都知道,課外活動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經歷。正規課程,主要是學習知識(或者說,建構學生自己的知識),其他的所謂待人接物、組織能力、交往經驗、責任承擔、排難解紛……往往是在課外活動中養成的。有校長說,課外活動是最有效的學習。一點不錯,學習科學指出的學習要素──自願參加、個人興趣、集體合作、綜合運用、目的性強──都包含在裏面。

學生還會在課外活動中學會成功與失敗,也是與正規課程的成績高低完全不同的一回事;成績的高低,只是個人的得失,課外活動的成敗,卻要對人、對事負責任。

課外活動 不再額外

課外活動,往往有各式比賽作支撐。香港學生能夠參加的比賽也真夠多,有區內的、全港的、國際的,現在還有全國的。每到香港學校,一進大門,總可以看見偌大的一個玻璃櫃,裏面擠放着琳瑯滿目的獎牌、獎盃、獎旗。傳統的比賽是體育、音樂、辯論;現在學生拿的國際獎多至數不清,從中學的奧數、動漫、舞獅……到小學的紙飛機,皆有不俗的成績。擔心的,倒不是得獎多少,而是有些學校沉迷於比賽,把得獎與實質性的成就混為一談。

最近的發展是,校外活動愈來愈多。本欄報道過多次,中、小、幼、特,平均每所學校大概有近10項與校外夥伴合作的學生活動,品種繁多,從粗獷的欖球到細膩的禮儀,法庭的親歷到紙摺的飛機,從天才的培養到弱勢的扶助;還有許多是為學生提供實際工作經驗的,或者說提供創業經驗的。

不是教育界,但是提供學習經歷,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突破。以往,我們說社會投入教育,大都是捐贈,又或者提供職業的實習。這些都仍在蓬勃發展,而由社會單位提供另類的學習經歷,提供者沒有報酬,也不是旨在作為招聘捷徑,是最近才蓬勃起來的,亦是很難得的,發掘了無窮盡的社會資源。大家都把幫助學生看成是自己的本分,非常寶貴。

學校以外 香港以外

當然,今年學生的經歷與以前不一樣,也因為有了不少香港以外的機會。一方面是在中國內地的種種活動,除了學校組織的(例如姊妹學校)活動,也有其他組織舉辦的活動,更有不少NGO組織的親子活動;另一方面是在海外其他國家的活動,有些是家庭的旅遊,有些是學校組織的中學交換生計劃,還有其他種種比賽、考察、扶貧、服務等海外經歷。

有幾點馬上變得很明顯:

一、以上洋洋灑灑的學習經歷,尚未包括學生在網上的活動。這是學校控制不了、也還是不很明白的領域。這方面,教育負擔什麼責任?可以說是一個仍未開發的課題。

二、學生面臨如此大幅度的學習經歷,他們應該如何處理?現時我們研究得還很少。有時候不禁會想:年輕人真厲害,他們是如何同時應付如此多方面的活動的?

三、直至目前為止,這些活動均主要以學校作為樞紐。長遠來說,會怎樣演化,現在也許言之過早。目前來說,學校的功能不可替代;如此,則學校的角色必須重新認識與界定。

四、學校的功能,還要考慮大數據的來臨,即學校與教師不再負擔簡單的訊息傳輸任務。那麼,他們的角色將會是什麼?

五、不管如何,學校目前的人力資源顯得嚴重不足,教師不足,教師以外的人員也嚴重不足。看來,不能再用「歷史性」的模式考慮學校人手,而是從新世代學校的實際任務來重新考慮。

六、目前的公開考試與大學收生,已顯得很不合時宜。以後再談。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