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穎校長(2018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是教育界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在2013年起出任浸信會天虹小學的校長,成為全港最年輕的津貼小學校長,在校內推動體驗式教育,五年內將天虹小學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由全校6班擴展至22班,而且令天虹小學成為一所重視創新科研的學校,贏得社會人士的讚譽尊崇;然而,朱校長不甘心長留在安舒區,他立志推廣新教學概念,令到更多學生受惠。他於2016年創辦「DreamStarter啟夢者計劃」,將下午課堂變成由學生主導的夢想實現活動,兩年間,這套創新教學概念已由天虹小學推展到全港11間學校。現在他更成為德萃小學總校長,與熱心團隊共同打拼,為香港小學教育更創另一個神話。
面對這一個與時並進,喜愛挑戰的教育家,究意他有什麼金石良言贈送給香港的年輕人呢?有人說「快樂是一種選擇」,但青年人面對今日競爭激烈的社會,怎樣才能生活得開心呢?朱校長語重深長的告訴我們,現在世界資源過度集中在50及60年代的人手中,年輕人要置業安居絕非易事。朱校長建議年輕人要在固有工作模式上找出可突破的地方。他認為讀書若只為追求知識,卻未能培養出創新思維及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就不能迎合社會需要。他認為年輕人要有敢思敢闖的精神,才能突圍而出;他以教師為例,老師一入職場,應用5至7年的時間,把每個崗位都掌握好,這樣才能找到現存問題癥結,並能從中得到突破,開拓嶄新的前路。朱校長寄語年輕人買樓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獲得社會正面影響(social impact return)。他認為一個人能為城巿帶來更大價值,使城巿有真正的公平及快樂,才是年輕人活出快樂的元素。
反省自己人生取向
談到一個年輕人應該擁有的生活素質是什麼時,朱校長提到夢想對年輕人的重要。年輕人在求學時期追求享樂,畢業後進入職場,每天早上6時上班,晚上能7時半放工,形形役役,只想到放假買平機票旅遊,但較少放空自己,好好規劃人生。但到33歲這個人生分水嶺時,對生活就必須培養出責任心。朱校長以自己為例,在「而立」之年,作為兒子他要照顧雙親;作為丈夫他要愛護妻子;作為兩間學校的校長他更要肩負領導角色。他本來有打籃球、看電影,去旅遊等嗜好,但為盡自己的責任,就要懂得抉擇取捨,知所先後。他提醒青年人要反省自己人生取向,究竟是「去闖」還是「去過」。「去過」的只求盡快完成工作,享受舒適愜意的生活;而「去闖」的就需要時時刻刻裝備自己,即使在平時也要接受挑戰,運用智慧去解決會遇到的問題,明白自己真正的取向,才能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年輕人在個人成長路上,要維持這種量材適己的生活態度,一點也不簡單。朱校長提到要明白自己的崗位,追尋「去過」的年輕人,要多多支持身邊決定「去闖」的另一半、朋友、兄弟,這樣才能活出自己精彩的生命。至於「去闖」的朋友,就要堅持夢想及信念,不畏懼其他人的打壓。就如朱校長早在2005年已經提出學生帶電子書包上課,並組成第一班電子書包班,直至2016年成為香港其中一個教育政策。在2008年他提倡每個孩子都要學寫電腦程序軟件(Apps),直到2017年林鄭月娥特首才寫進施政計劃,成為教育的發展路向,可見只要堅持夢想,終有一日會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他認為「去闖」的人能預示前路,面對今日城巿面對很多困難爭拗,人際關係不和諧,暫時未必能找出方案。但通過教導下一代,當他們在2030至2040長大成人時,就可以解決我們現在解決不到的問題。若能達成這個百年樹人的理想,才是工作最大的滿足感。
聽過朱校長的一席話,年輕朋友應該好好規劃自己的前路,即使面對種種挑戰,也要在艱苦中奮進,為圓夢而傾情,敢想敢闖,才能活出光明而璀璨的人生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