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羅家聰「被離職」,他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透露,公司認為由香港人代表中資行並不合適,又說銀行對他就時事的分析表示「不高興」。金融圈炒人根本算不上新聞,羅家聰「被離職」卻得到國際財經大報訪問,《金時》顯然是想傳達某些信息!
其中之一,是金融界的言論空間愈收愈窄;羅家聰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說,「不止中資行,甚至港資、外資機構都出現同樣現象,是整個金融界氣候,大環境的變化」。
據金融時報的報道指,他們訪問了好幾家金融機構的資深行政人員,當中包括銀行、資產管理、會計以及律師事務所,它們對聘用本地年輕人都提高戒心,擔心聘用了參加示威的年輕人,可能會被視為僱用非法分子,影響與大陸客戶的關係。在訪問中,羅家聰更認為中資在港的銀行有一個範圍更廣的政策調整,就是逐步清洗(purge)內部的香港人,並停止僱用本地年輕人。
現在中環還有多少「香港內涵」?
到底金融界是否已失去言論空間?中資機構是否正在「清洗」內部的港人員工?根據被訪者觀察而得的結論,尚需更確實的證據佐證,但問題是有多少人願意公開出面作證?按職場規矩,私人機構有權決定誰可以代表公司發言,哪些事可以說哪些不能。聘用誰解僱誰,企業當然都有自主權,但中資在金融圈的力量佔了主導地位,香港股市市值七成是中資企業,中環商業區都是「中字號」的天下,如果它們真的在「清洗」港人,那就意味本地人將逐步淡出成為配角,如此現象,正是本土派所說的:內地只要香港,不要香港人!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全港慣用普通話佔比最高的地區是中西區(4.2%),相信這是中資勢力取代英資的其中一個現象(全港計人口以英語為慣用語言最高的地區是灣仔,16.5%)。中環傳統上是香港的核心商業區、財經中心,甚至是權力中心,中環價值就是香港價值的代名詞,但到底現在中環還有多少「香港內涵」?
很多人感內地人「搶飯碗」向上伸延
羅家聰的遭遇,引起一陣熱議,皆因他願意現身說法,但或許有更多「被離職」的例子是當事人不願說、不敢說或不知從何說起的!聽不少中環人說過,中資企業高層現在都不會任用香港人,至於中高層即使有香港人,但也會有一個同級的內地人「拍住上」,是分工還是監視,就不得而知了!
這些事例有多普遍,同樣沒有公開的實證,但可以肯定的是,企業發展多向北望,說道地普通話、在內地有人脈者肯定佔優,香港人這些方面往往會給比下去!結果是,很多人感到內地人「搶飯碗」已從基層勞工、普通職位,一直向上伸延,連最「高端」的金融界職位也如是;在這現實之下,香港人自然覺得上游無望。
吸納人才 國際化變內地化
香港向來崇尚自由競爭,勞工市場亦如是,可以廣納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人才。然而近十多年特區政府開拓了不同輸入外勞的渠道,或大專院校研究院課程招收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內地人;原意是國際化、多元化的人才計劃,最後變成內地化、單一化!
例如優秀人才入境計劃,2017/18年來自中國內地的有414人(總數463),2018/19年(截至2019年2月)391人(總數434);第二位澳洲,上述兩個年度分別只得8人和5人;內地人佔比高達九成。
至於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中國內地在2017/18年為8385人(總數9283)、2018/19年(截至2019年2月)為9067人(總數9955);第二位是印度,上述兩個年度分別只得125人和137人,中國內地學生的佔比同樣高達九成。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2003年7月推出,只適用於內地居民,故此申請人全屬內地人。至於新設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是在2018年6月25日推出,首年度(截至2019年2月)的數字,來自中國內地的有29人(總數僅40),台灣只得2人;內地人佔比也高達七成。
從上述數字可見,香港吸納人才雖有不同計劃,但主要招攬而來的都是內地人,「國際化」程度偏低!這批內地人循不同渠道來香港,形成了一股與本地人競爭的力量,也成為了內地香港關係漸趨緊張的一條伏線。
單程證港府無法話事 「換血」說法流行
人才輸入計劃,特區政府尚可以握住把關權,持單程證來港的內地人,政府就無法話事,審批權都在內地。持單程證來港的內地移民配額每日為150人,2013年有評論指出,自1978年以來,來港的內地移民總數約160萬名,每年平均約4.5萬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經表示,未來香港的人口增長,主要就是靠單程證內地人來港;換言之,人口增長的生力軍、人才輸入、高校招生等輸入外來人口的計劃,統統都以內地人為主。現在流行的另一說法,是北京正安排逐步為香港「換血」,輸入內地人,慢慢代替本地土生土長的「真香港人」。到最後香港仍在,「香港人」已經「變質」。
香港人口700多萬,約60%都是在香港出生;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顯示,15歲以下人口在香港出生的佔比更高達約90%,愈年輕的港人「本土」意識愈強,原來事出有因。事實上,本地出生的香港人都視香港為家,傳統的籍貫觀念已經變得模糊。
香港過去對新移民和外來旅客都抱正面態度,十分包容,但從2003年自由行開始,大批內地旅客來港造成不少「爭奪資源」的事件(如搶購奶粉、佔用了公共設施),香港開始出現抗拒內地旅客、進而滋生「反移民」情緒,以及要求「本土優先」。
本土思潮興起,近年成為世界現象,各地反移民呼聲高漲,引入外來人才的政策也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歐洲很多國家認為全球化威脅當地工人飯碗,美國特朗普競選時就力倡就業機會重返美國、保護本地勞工(包括藍領和專業人才),成功爭取了大批支持者。
如非對等開放 「港人優先」無可厚非
在勞工市場,香港是否也應該有「港人優先」的政策?香港限制輸入外勞,但主要限於低技術勞工,其他領域基本上都是門戶大開,沒有「優先」的政策。香港人向來信奉自由競爭、能者居之,但如果職場內是以政治傾向作為用人標準,這又是否公平?
內地人在香港就業門路多、手續簡單,但反過來香港人在內地是否可以享受同等待遇?正如香港的市場自由開放,內地企業來港幾乎不受任何限制,但香港企業往內地卻要面對重重關卡,有些行業根本就不允許在內地經營(例如新聞媒體)。如果不是對等的開放,以「港人優先」為原則保護香港人的利益,也就無可厚非!
「中環價值」雖然受到不少人質疑,然而它代表着一種香港精神和身分;它雖源自英國,但成就它「名揚中外」的,卻是香港人。中環如果要「趕走」香港人,難道不是一個極大諷刺嗎?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