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的中西共融

鴨脷洲的洪聖古廟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立,可見香港開埠前68年已有漁民和商人聚居香港仔。

石排灣(香港開埠後改稱「香港仔」)與鴨脷洲隔海相望,中間的水道有兩面山丘保護,不受強風吹襲,自古以來便有漁船停泊。水道兩岸各有一間供奉海神的廟宇,其中鴨脷洲的洪聖古廟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立,可見香港開埠前68年已有漁民和商人聚居香港仔。

在香港仔大道的天后古廟在開埠後10年建成,廟內保存了咸豐元年(1851年)鑄造的銅鐘。該廟過去曾進行多次修建,其中同治癸酉年(1873年)那次在第一進屋頂加上石灣瓦脊,由陸遂昌店造。脊上的陶塑人物排列得密密麻麻,細看可發現當中有女性。人物造型似是上演《六國大封相》的故事,題材與銅鑼灣天后古廟的瓦脊類同。

這座天后廟的布局也像銅鑼灣天后古廟,均是兩進三開間結構,主殿與兩旁偏殿之間各以月門分隔,左、右次間的天井分別有龍、虎灰塑,造型栩栩如生,灰塑四周布滿吉祥裝飾。

填海後的變化

1970年代當局在天后古廟對出填海,開闢了多條縱橫交錯的街道,以中國省市名稱命名,如湖南街、湖北街、西安街、洛陽街、成都道、南寧街和奉天街(奉天即今天的瀋陽市),還有一條東勝道。後者曾形成露天街市,是街坊購物的地方,1983年香港仔市政大廈落成後,小販遷入室內,但東勝道至今熱鬧依然。

那次填海還填平了天后古廟旁邊的香港仔船塢(Aberdeen Docks),出現了龐大的私人屋苑「香港仔中心」。該船塢由蘇格蘭造船匠約翰‧林蒙(John Lamont)夥拍蘇格蘭商人德忌利士‧立壁(Douglas Lapraik)興建,兩個旱塢先後在1860年和1867年落成,其後被黃埔船塢收購,成為香港造船業中心之一。

填海之後,天后古廟遠離岸邊,香火開始衰落。由於馬路填高,該廟變相陷於低窪之地,每逢大雨便水浸。1999年華人廟宇委員會決定拆卸該廟,保留原有的構件和文物,然後興築地台,在上面重建廟宇。由於失去原真性,古諮會將其建築評級由原來的二級降至三級。

西方宗教傳入

香港仔天后古廟背後有香港仔浸信會和嘉諾撒培德書院。
香港仔天后古廟背後有香港仔浸信會和嘉諾撒培德書院。

除了民間信仰外,香港仔亦有基督宗教傳入。天主教神父於1849年在此開展傳教事業,當時的對象是漁民。19世紀末,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修女開始到漁民社區服務,1897年在香港仔創辦了培德學校,是區內第一間女子小學。同時亦辦醫院和孤兒院,可惜日佔時期遭破壞而終止服務。戰後修女們在香港仔大道重建學校,招收男女漁民子弟。1957年擴建成三層高的校舍,改為津貼女子小學。為了讓女童有機會升讀中學,1975年在貝璐道創辦了嘉諾撒培德書院。

及後教友增加,天主教會於1929年在香港仔創立聖伯多祿堂,堂址由教友捐贈的小牛房改建而成,外表簡陋,容不下200人。直至1949年成立堂區後,神父開始計劃重建聖堂,第二代聖伯多祿堂在1962年落成。

戰後嬰兒潮出現,1958年神父在聖伯多祿堂隔鄰創辦聖伯多祿學校(男子小學)。當區內兒童漸長,教會在小學校舍對上地方設立聖伯多祿中學,1965年啟用。小學現在兼收男女生,並遷往石排灣邨,改名「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中學亦由男校變為男女校,2012年遷入鄰近的香港仔水塘道地段。中學舊校舍歸還政府,但不包括小學舊校舍,因後者自資興建。但政府難以將中學舊校舍撥給其他團體使用,因為出入該處須經過小學舊校舍。

基督新教方面,較早來到香港仔的浸信會於1905年在鴨脷洲一會友之醫館門外掛上「浸信會談道所」,開始聚眾講道。1911年遷往人口較多的香港仔舊大街布道。其後兩次遷址,搬至天后古廟後方的山腳,中西兩種宗教並肩共存。另外,1912年成立的海面傳道會主力向漁民佈道,利用船隻在海上傳播福音,並且贈醫施藥,教漁民子弟讀書識字。

香港仔警署

香港仔舊警署是區內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
香港仔舊警署是區內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

香港仔很早已發展成人口稠密的社區,港府在1847年已設立警署維持治安。隨着人口不斷增加,1891年在香港仔大道近海山崗再建造一間規模較大的警署,且保留至今,是香港仔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

警署屬維多利亞時期的殖民地式建築物,主樓兩層高,以麻石和紅磚築砌。樓下有報案室、囚室、辦公室和單身警員宿舍;上層是警官宿舍,可供兩個家庭居住,各有寬敞的睡房和客廳,站在遊廊可以眺望鴨脷洲和附近海域。主樓旁邊還有兩幢附樓,其中一座用作飯堂和洗衣房。

到了1960年代,警署空間已不足夠,由於只有一條狹窄車路通往山丘,對警車出入亦構成不便。其後當局在香港仔工業學校對開的士丹頓灣填海,興建新的警署,1969年啟用。舊警署先後用作偵探訓練學校、水警訓練學校和南區水警警署,至1994年空置。經過全面維修,租予蒲窩青少年中心,為年輕人提供一處玩音樂、跳舞和塗鴉的地方。

此舊警署有個奇特現象,就是路口兩旁排列了大大小小的神壇,有土地公公、大王公公、榕樹公公、北帝二王爺、佛祖、觀音、關帝、山伯、地母元君和五華師母等等,各路神明濟濟一堂,十分熱鬧。當中有些在警署遷出前已經存在,居民為何選擇此處設壇,警署又為何容許,是一個值得探究的題目。

這間警署建成時曾經引起紛爭,有鴨脷洲居民指警署所在的山崗為「虎地」,警署猶如「猛虎下山」,影響鴨脷洲的風水。有堪輿師建議在洪聖古廟前豎立兩支木柱,繪以龍形圖案,化解警署煞氣。龍柱曾於1948年維修,經歷大半個世紀,終不敵2014年的颱風「海鷗」吹襲,其中一支折斷。翌年華人廟宇委員會出資製作新的龍柱,重新矗立廟前,繼續朝着香港仔舊警署。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