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問責與卸責——談數學M1、M2選科

其實制度改變後,中學根本不可能「說三道四」就可令學生改變選讀意願。再者,問題根源是學生不願意迎難而上、學多些深的數學。

出席了由數學領域主辦的「如何裝備學生在STEM領域內的學習和事業發展」分享會。原本是當局推行STEM,令到未來在這領域中有更多的機遇,因修習較高深數學的高中學生不多,所以舉辦這次交流會。參加前期望從活動收到新點子,有助促進高中學生修讀數學延伸部份的動力。當日分享會上,更有多位來自大專院校數理工商學院的教授擔任講者。

 

M1、M2數學課程的選擇

三年制高中數學課程被設計成:一個必修部份,可再附加一個延伸部份(M1或M2)。考評局統計顯示修讀延伸部份的學生逐年減少;對比未改革前有修讀較深數學的高中生,比例上確是低了很多。不少前線教師早已留意到這現象,更是憂心如焚;因為數學是理工科技學科的溝通語言、當代數字化進展和大數據的出現、大部份領域的量化研究,在在需要相當的數學能力。

奈何最初推行新高中時的一個賣點就是,學生可有很高的自由意志去選讀選修科組合。當年中學在規劃課程時,更要照顧到足夠多的配搭供學生選擇,包括了M1或M2也是任由學生選讀的;學校甚至要放棄套餐式課程設計。

影響學生選科的因素很多,包括了學生本身的意願與興趣、學生對個別學科考試的深淺程度、報大學過關的難易度(大學的收生方法)等;他們對自己學數能力的認知更影響到M1或M2的選擇。雖然學校會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選科資訊、給予個別輔導、由校友向學弟學妹講解自己的經驗和陳述擁有較高數學技能的重要性等;不過,最終選科配搭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中三學生手上!

作為數理科人,絕對明白沒有修讀過M1或M2課程的高中畢業生,在修讀某些專業課程時因數學能力稍遜而碰上的學習困難有多大。往日任教高級程度物理,當遇上無讀會考附加數課程的學生時,不論教、還是學都會有不易克服的困難。

 

社會功利主義

完成活動後,卻憋住一肚氣地離場。

教授們異口同聲講述近年入讀學生的情況,包括不少學生欠缺足夠的數學技能、能力弱的學生在學習上的遲緩、大學課堂上教學的困難等等,甚至講到會影響大學質素和形象!

推行新課程後第一次檢討時已有不少前線中學同工提出過這些可能和憂慮,甚至其他以數學為工具的科目,如物理、ICT、經濟等的老師也有同感。願意修讀M1或M2的學生人數大減,也是早已觀察到的現象。然而,當初推新課程時已點出這個特色,學生有權決定自己的選修科。近年的中三學生在選讀高中學科時,更有抱著捨難取易的心態。其實,這本來就是社會功利主義所造成的。

心中不好受的是眾多教授似乎忘了高等教育界都是當初規劃課程改革的持分者,而且他們有更大的話語權。當年曾聽過中學教少一點不成問題,學生升大後多了一年時間,大學可以把他們教好的說法;有些個別人士更說大學老師教當然比中學老師教更好,數年之後卻力數學生數學能力不足夠。其實任何層面的老師把學生教好都是應有之義!當然在還有預科的年代,大學教授從不需要一步一腳印地教學生或追收家課。

當遇上學生能力下跌時,不同學習階段總愛把歸因推往「上手」。這日的分享會就好像是,高等教育界把困難責任推卸給高中老師那樣。其實制度改變後,中學根本不可能「說三道四」就可令學生改變選讀意願。再者,問題根源是學生不願意迎難而上、學多些深的數學。若要問責,還是要個別學生自行負上;高中不曾讀好數學(M1或M2),那就留待大學裡再學過。

大學若是為了面子而不願取錄本地學生,或教好他們;那是學者良知的問題。

黃冬柏